議員籲演練防空避難 中市允研議
臺中市海線地區將舉辦城鎮韌性演習,臺中市議員昨天表示,兩岸情勢緊張,應認真看待戰爭風險,許多市民官員「一問三不知」,應舉辦小規模演習操練,讓民衆知道避難。市府表示,全民演練可能引發民怨,會研議小規模操演,強化國防意識。
議會市府認爲防空避難演習勢在必行,市民卻認爲「吃飽換餓」、浪費公帑。鄭姓工廠老闆說,現在最需要解決的是經濟問題,市府別虛應故事。無論是大型或小型演習,如果只是像萬安演習待在室內,就不如不辦。真的要演習工廠還能上班嗎?餐廳能營業嗎?經濟損失算誰的?
民進黨議員黃守達說,全市有1萬212處防空避難設施,可容納623萬人,但多數民衆不知道避難設施在哪裡。應該透過演習,讓民衆實際進入防空設施。
7月15日海線梧棲、沙鹿與清水有25萬人規模的城鎮韌性演習,民政局曾表示,礙於人力物力有限,無法把所有人引導到防空避難設施,將維持以往模式,讓民衆待在室內。
黃守達建議,先確認7月15日城鎮演習如何進行,推動小規模演練,讓民衆進入防空設施避難。
國民黨議員李中也說,讓所有民衆都進入防空設施有困難,但不能因困難就不做,市府要明確分配,否則一旦戰爭,民衆無法用手機查詢防空設施;市府也要盤點急救包與血庫,做好外傷急救準備。
副市長鄭照新表示,強制所有民衆操練防空設施恐造成民怨,市府會研議小規模演習,防空設施都有定期維護;消防局長孫福佑指出,每年會訓練戰時救護,今年起採購戰傷包;衛生局長曾梓展說,戰時會和捐血中心合作提供血包。
陳姓里長說,政府要操練防空設施使用,過去防空演習,只需待在室內、車輛停路邊,還沒有把一羣人全集中到避難場所的經驗,如果真的要做就要有配套,以免惹民怨。
呂姓市民則表示,支持實際演練使用防空設施,以免飛彈打過來,民衆往哪跑都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