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汛”爲令戰風雨
“手電、雨衣、雨鞋……再清點一遍物資,我們就出發。”8月3日下午,青海化隆回族自治縣遭遇入汛以來最強降雨天氣,德恆隆鄉武裝部長馬賢龍帶領31名由鄉鎮黨員幹部及村“兩委”組成的黨員突擊隊,及時到沿黃、臨崖、低窪村進行風險隱患點排查及落實“叫醒叫應”機制,開展“敲門行動”,讓羣衆切切實實感受到黨組織的關懷。
“周啓福大爺,雨還在下,您這房子不安全,我背您去安置點!”謝家灘鄉黨員幹部胡亞青渾身溼透,褲腳沾滿泥漿,仍蹲在低窪處農戶家門口耐心勸說。8月3日下午,謝家灘鄉陰坡村等7個村羣衆家中出現河水倒灌、房屋進水等險情。
防汛責任區各片長第一時間帶領村幹部、黨員、志願者組成應急分隊,迅速開展排水作業、加固堤防。有人逐戶叩響危房,打着手電爲轉移羣衆照亮前路;有人跳進激流,與村民合力用繩索穩住被洪水沖走的車輛;有人深一腳淺一腳攙扶老人穿過滑坡區。3小時內,49戶105名羣衆全部安全轉移。
化隆縣山大溝深,黃河流經168公里,地形呈八分山一分川一分水的特點,強降雨引發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災害風險隱患較大。進入防汛關鍵期以來,全縣上下將防汛備汛工作作爲重中之重。暴雨來襲,32名縣級領導全員下沉聯點鄉鎮坐鎮指揮,30個部門負責人駐村督導,17個鄉鎮黨政主要負責人堅守一線、扛牢第一責任,牢牢守住防汛安全底線。372支黨員先鋒隊、4000餘名黨員幹部下沉一線開展防汛救災工作。截至8月4日,全縣累計轉移羣衆907人,關停景區、工地等風險點位29處,排查整治隱患62處。(本報通訊員 海東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