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生增額」沒了!政院急開跨部會會議滅火
醫學生增額爭議延燒,醫界大力反彈教育部打破行之有年的1300名員額總量管制。行政院長卓榮泰今天(30)一早緊急找衛福部和教育部召開協調會。(本報資料照)
醫學生增額爭議延燒,醫界大力反彈教育部打破行之有年的1300名員額總量管制,質疑教育部虛構計算邏輯。行政院長卓榮泰今天(30)一早緊急找衛福部和教育部召開協調會,雙方部長當面釐清,問題出在認知落差,並達成共識,醫學系學生招生名額維持1300名,包含軍費生在內,也就是現況不會改變。
近日醫師團體紛紛發出聲明,反對教育部清華、中興、中山3校學士後醫學系,從公費生改爲自費一般生,原因是此舉會打破行之有年的1300名醫學生總員額,增至每年1600人。雖然教育部重申1300人總量未變,但醫界批評教育部只計算了高中考醫學系者,未將國防退伍及海外回來醫師納入統計,根本是避重就輕。
爭議延燒數日,卓榮泰今天上午親自主持會議,衛福部長邱泰源、教育部長鄭英耀及兩位司長與會,雙方坐下來釐清問題。衛福部醫事司司長劉越萍說明,衛福部和醫界認知一樣,包括軍費生在內共1300名,是我們的共識,但問題出在教育部的認知落差,誤將107年牙醫系擴充的名額搞混了,但西醫、中醫、牙醫狀況不一樣,不能混爲一談。
會議達成2項結論,一是醫學系學生招生總名額維持1300名現況不變,包含教育部及國防部權責覈定的名額,二是醫學系招生名額需經醫學教育會以及全國醫學院校院校長會議討論,獲致共識。
劉越萍說明,醫界關心的軍費生名額,確定是在1300名員額當中,至於3校學士後醫學系的員額如何分配,則由教育部按原有程序和各校討論。她也提到,整體考量下,西醫人力不均勻纔是當務之急,因此目前推動「健康臺灣深耕計劃」,主要是處理人力分佈不均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