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護航百姓健康 重慶醫科大學暑期“三下鄉”走進石柱
本文轉自:人民網-重慶頻道
人民網重慶7月18日電 “小夥子,我來黃水避暑這幾年,還是第一次參加你們這樣的義診活動,這個形式真好,還有主任專家諮詢。”近日,重慶醫科大學“醫心相連”川渝兩校民族團結實踐團師生和學校附屬康復醫院的臨牀醫生走進石柱縣黃水鎮開展義診活動,“潮汐式”的醫療惠民服務,受到基層羣衆點贊。
除了義診,在8天的實踐裡,這支醫校結合實踐隊伍還走進附屬康復醫院黃水院區的門診現場各科室見習,走進黃水小學和27名土家族的小學生“1對1”陪伴式開展“民族團結思政課+性教育等醫學小課堂”,走進當地先進黨員之家、敬老院、患病羣衆身邊近距離關懷和慰問。
“牙疼不是病,痛起來要人命”,生活中每天都會刷牙的我們爲什麼還是會有各種牙齒問題了?在附屬口腔醫院醫生帶隊的萌芽社會實踐隊伍通過“分層引導+多向宣傳”模式解決這個普通又專業的問題,針對兒童,設計趣味互動遊戲與生動科普講座,重點宣講齲齒預防與科學刷牙方法;面向老人,聚焦牙周病防治、活動義齒維護及缺牙修復等知識,切實解決“老掉牙”困擾。
據瞭解,2010年夏,重慶醫科大學第一臨牀學院首支由12名學生和3名教師組成的支教隊,於彭水香楠播下希望的種子。15年來,這支支教隊伍始終堅持“護幼健康+志智雙扶”支教理念,凝聚多學科師生力量,累計組織1504名大學生志願者,在雲陽錦屏村堅守6年,在巫山、永川等36個鄉村留下支教足跡,惠及學生近4200名。
不僅如此,今年暑期,該校第25屆博士生醫療服務團還來到內蒙古呼倫貝爾市跨越2個盟市、4個旗縣,2個邊防支隊,通過開展公益義診、健康科普講座等方式向2000餘人次的基層羣衆和戍邊幹警提供醫療服務,免費提供2萬餘元的醫療藥品及物資。
針對當地人民醫院,多位博士成員圍繞兒童重症管理、影像判讀、健康傳播等領域聚焦AI平臺的建設成果與臨牀應用進行深入分享,展示了人工智能賦能基層兒科的先進探索。在此基礎上與呼倫貝爾學院簽署全面戰略合作框架協議,爲當地送去一支帶不走的醫療專家服務隊(陳琦、韓仕慶、黃小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