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腺癌早期信號藏在飯後,這 4 種症狀一出現就得警惕!

胰腺作爲人體的重要消化器官,起到輔助消化和代謝的作用,可以分泌各種消化酶。相比於心肝脾肺腎,胰腺的存在感似乎並不高。可別小看平常“一聲不吭”的它,一旦出問題就很嚴重,讓人猝不及防,而且當覺察到時,大多已是胰腺癌晚期,可以通過手術進行治療的患者非常有限,除此之外,術後復發也是困擾諸多患者的難題。

“胰腺癌發生時,有哪些預警信號?”“如何預防胰腺癌?”……帶着這些疑問,讓我們看看山東省第二人民醫院肝膽外科主任醫師周敬強怎麼說。

起病隱匿、進展迅速、死亡率高

胰腺癌被稱爲“癌中之王”

胰腺癌是一組主要起源於胰腺導管上皮及腺泡細胞的惡性腫瘤,好發於中老年人,臨牀上可以有新發糖尿病、背痛、黃疸等表現。

1.起病隱匿,較難發現

胰腺體積較小,“躲”在胃、肝臟、脾臟等器官的後面,後方是錯綜複雜的血管和神經組織,位置隱秘。在B超等常規檢查中,早期直徑較小的胰腺腫瘤難以被捕捉到,大部分患者診斷時已屬中晚期。

2.惡性度高,生存率低

胰腺癌侵襲性強、進展迅速,容易擴散轉移,難以控制,是我國生存率最低的惡性腫瘤之一。

3.晚期難治,預後極差

胰腺癌早期病例少,根治性手術切除是其主要治療手段,但手術切除率低、術後複發率或轉移發生率高。一旦到了胰腺癌晚期,現有的各種治療手段效果都很不理想。

早期胰腺癌易與胃病、膽囊炎、膽結石混淆

飯後出現這4種症狀,需高度警惕!

1.腹痛

中上腹或者左上腹經常出現持續性的飯後腹痛、腹脹,向背部和腰部輻射,繼續發展還會出現相應部位的壓痛。

2.出現脂肪便

當胰腺受損,無法分解飲食中的脂肪,就會出現大便異常,比如大便變得油膩,甚至在水面浮有一層油膜。由於營養吸收出問題,胰腺癌患者還可能出現身體暴瘦的情況。

3.吃油膩食物犯惡心

胰腺參與脂肪、蛋白質消化,當發生病變時,會出現食慾不振、便秘、腹瀉等消化道症狀,特別是吃不了油膩食物。

4.黃疸

大多數胰頭癌患者都可能出現黃疸,表現爲皮膚、眼白變黃,也可能出現皮膚瘙癢。除胰腺癌之外,某些肝臟病、膽囊病、血液病都有可能導致黃疸。

胰腺癌高危人羣有4類

早期診斷意義重大,建議定期篩查

1.吸菸、酗酒,愛吃高糖、高脂、高熱量食物等不良生活方式的人。

2.慢性胰腺炎、遺傳性胰腺炎、急性胰腺炎等胰腺炎患者。

3.糖尿病前期及糖尿病患者。

4.有胰腺癌家族史的人。

劃重點:預防大於治療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很重要

周敬強表示,胰腺癌早期診斷是通過影像學檢查,結合腫瘤標誌物進行綜合判定,主要還是依靠影像學檢查。

預防胰腺癌,應去除一切與胰腺癌發生相關的自身和環境因素,戒掉菸酒,保持均衡飲食,適當進食水果、蔬菜,適度進行體育鍛煉,控制體重和血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