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爲自己叫「小愛同學」 小嬰兒聽到呼喚秒迴應超Q

記者陳冠宇/綜合報導

山東一對父母近日發現,家中5個月大的寶寶對智慧音箱的喚醒詞「小愛同學」產生了特殊反應。由於他們長期使用小愛音箱播放兒歌和故事,寶寶竟將這一指令誤認爲是自己的名字,而對父母呼喚本名就沒什麼反應。

陸媒《快科技》報導,據這位孩子的母親描述,家中智慧音箱長期處於待機狀態,父母經常通過「小愛同學」的指令來播放哄睡音樂和早教(早期教育)故事。

在持續高頻率的語音刺激下,寶寶逐漸對這一特定詞彙產生「制約反應」。影片顯示,每當聽到「小愛同學」的呼喚,寶寶會立即轉頭尋找聲音來源,並揮舞小手發出咿呀聲迴應,甚至在沒有被呼喚時,也會主動發出聲音迴應。

2023年也有類似案例,當時在雲南昆明,一名8個月大的小寶寶以爲自己叫「小愛同學」,於爸爸呼喚時秒做出迴應。孩子媽媽就說,以後還是要讓孩子加強認識自己的名字。

報導引述兒童發展專家對此現象進行解讀,0至1歲嬰幼兒正處於語言敏感期,這個階段的孩子對高頻率重複的語音刺激,具有極強的模仿和記憶能力。

雖然將智慧設備喚醒詞誤認爲名字的情況較爲特殊,但這一現象展現了嬰幼兒早期語言學習過程中的認知發展規律。專家建議,父母在利用智慧設備進行早教時,應注意保持與孩子的面對面語言交流,以促進正常的語言認知發展。

▼搭載「小愛同學」的小米AI音箱。(圖/ETtoday資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