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晚兩次「快掛泌尿科」 9原因一次看 心臟衰竭、久坐都中

夜尿是指在夜間睡眠期間,因尿意醒來並排尿的情形,2次以上就要注意。(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

頻繁夜尿損害睡眠品質,導致白天精神不佳。醫師曲元正指出,每晚夜尿2次以上,就等於是身體代謝與老化的「臨牀黃燈」,需要進一步接受泌尿系統評估,長期夜尿與心血管疾病、情緒障礙、生活品質下降有明確相關性,更是慢性病「悄悄惡化」的早期訊號。

泌尿外科醫師曲元正在臉書粉專指出,臺灣40歲以上的成年人中,有近40%正被夜尿困擾,睡眠品質大受影響,導致白天精神渙散、專注力下降,很多人以爲夜尿只是膀胱、攝護腺的問題,其實不全然。

曲元正表示,每晚夜尿2次以上,就等於是身體代謝與老化的「臨牀黃燈」,這不是單純的膀胱問題,而是身體多個系統出現協調失衡的結果,牽涉到排尿調控、體液分佈、膀胱儲尿功能、內分泌節律等生理機制,造成夜尿的原因可分爲生活型態、疾病等兩大因素。

水分攝取過多:晚上喝太多水或茶、咖啡、酒等利尿性飲品。

下肢水腫迴流:白天久站或久坐,水分會積在腿部,當躺下睡覺時,這些液體就會迴流到血液循環,增加腎臟灌流,導致夜間尿量上升。

作息混亂、生理時鐘失調:導致抗利尿激素分泌下降,夜間產尿量異常上升。

攝護腺肥大、膀胱功能退化:膀胱容量減小或排尿不完全,容易夜間頻尿、急尿。

心臟衰竭、腎功能異常:當液體代謝與排除功能下降,就容易在夜間將白天積累的水分排出。

糖尿病或血糖控制不良:血糖過高時,會產生滲透性利尿,讓尿液量增加。

睡眠呼吸中止症:反覆出現呼吸暫停,會導致體內缺氧,進而刺激心臟分泌心房利鈉胜肽,促使尿液生成。

曲元正建議,睡前3小時應減少水分攝取,晚餐後的飲水總量最好控制在500c.c.以內,避免喝茶、咖啡、酒精。睡前也可以擡腿10至15分鐘,擡至心臟高度以上,促進靜脈與淋巴迴流,減少液體在夜間重新分佈到腎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