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最多2片!痠痛貼布用錯恐傷肝腎、鬧中毒

▲痠痛貼布。(示意圖/AI製作)

文/常春月刊

別看它只是小小一片痠痛貼布,裡面其實藏有中藥或西藥成分,使用方式不對,可能會對肝臟、腎臟、皮膚造成傷害,甚至引發藥物中毒。

根據統計,臺灣人一年就用掉超過4億片痠痛貼布,可以繞臺灣好幾十圈,顯示我們對它的依賴之深。但貼布並不是「想貼就貼」,一不小心反而貼出毛病,得不償失!

痠痛貼布分兩類:中藥 VS 西藥

1.中藥成分常見:

辣椒油、薄荷油、水楊酸

功效:靠溫熱或涼感刺激,促進血液循環、達到舒緩疼痛效果。

2.西藥成分則較複雜,分爲兩類:

醫師處方藥(需看診取得)

成分:Fentanyl(管制藥)、Flurbiprofen、Lidocaine

特性:屬於強效止痛,需醫師評估後開立

藥師指示用藥(藥局購得)

成分:Methyl Salicylate、Indomethacin、Diclofenac、Ketoprofen

特性:屬於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可抑制發炎並降低疼痛感

別以爲外用就沒風險!使用過量也會傷身

許多人會以爲「不吞藥只是貼布,應該很安全吧?」但其實藥物一樣會經由皮膚吸收進入體內。

過量使用可能造成:

肝腎功能負擔增加

胃腸副作用(貼太多等於變相吃藥)

皮膚過敏、紅腫、搔癢

嚴重時甚至會有藥物中毒風險

建議:一天最多使用1~2片,避免長時間、大片範圍黏貼

小心「貼+吃」同時用藥劑量會爆表!

許多患者貼貼布的原因,是因爲不適合口服止痛藥(如有胃潰瘍、腸胃敏感等),但若已在服用止痛藥,千萬不可再貼或塗抹痠痛貼布/藥膏。原因是藥效會加乘,皮膚吸收再加上口服劑量,總量可能超過身體負荷,造成肝腎損害或中毒反應。

根據健保署的規定,每位痠痛病患一個月最多給付16片痠痛貼,也就是說,即使是慢性疼痛病患,也不能當成每日必貼的「日常用品」。

正確使用痠痛貼布這樣做

1.每天最多貼1~2片

2.避免連續使用、不要大面積貼太久

3.有服用止痛藥者請避免同時貼用

4.若出現皮膚紅腫、搔癢等反應,應立即停止使用

5.長期疼痛請尋求專業醫師協助,不要單靠貼布解決

提醒大家,貼布不是「安全版吃藥」,請謹慎使用,別讓身體默默承受過量藥物的負擔!

延伸閱讀:.痠痛貼布貼太多會傷肝腎? 沒嚇唬你!有這些使用習慣要注意.痠痛貼布貼超過6小時是大忌! 藥師教你「這樣選」才能對症下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