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中有2個“發胖時刻”,再餓也要管住嘴
想要管理體重的人,常常會糾結於這個不能吃,那個要忌口,這一餐熱量是否超標?事實上,一天24小時內,有2個“發胖時刻”。若能把握好這兩個時段,控制體重就非常容易出效果。
1、這兩個時間段,熬過去就能瘦?
午飯前
也就是10:00~11:00,此時距離吃完早飯已有一段時間,人體容易感到飢餓,但如果此時沒忍住,進食了很多食物,沒一會兒就又該吃午飯了,飲食疊加就容易導致熱量超標,體重增加。
睡覺前
睡覺前,晚餐進食的食物基本被消化,人體容易感到飢餓。如果此時沒忍住,進食了很多食物,沒一會兒就要上牀睡覺了,未被消耗的熱量就有可能會囤積在身體裡,造成肥胖。想要控制體重,睡前4小時不宜進食。
2、有這些習慣的人,不知不覺在發胖
除了長期吃得過飽和缺乏運動,生活中還有這些常見習慣也在“偷偷”讓你發胖。
吃飯狼吞虎嚥
吃飯太快不僅傷腸胃,還更容易胖。江蘇省蘇北人民醫院營養科主任醫師趙綺華指出,進食速度快,大多數情況下,食物沒有得到充分的咀嚼,沒有形成足夠的食糜貼附於胃壁。所以雖然已經吃了較多食物,但仍有飢餓感。
另一方面,咀嚼時間過短,迷走神經仍處於過度興奮狀態,食慾也會相對亢進。因此,進食速度快的人,在大腦飽食中樞發出停止信號時,已經吃了太多。
三餐不規律
很多人吃飯總是飢一頓飽一頓,三餐不規律,這都會對胃部產生一定的刺激,導致一系列的胃病問題,如慢性胃炎、胃潰瘍、腸炎等。
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普通外科主任醫師劉殿剛指出,飲食不規律帶來的另一個後果就是發胖。三餐不規律會引起很明顯的飢餓感,下次進食時會食慾大大增加,很容易進食過多,吃更多高脂高鹽的食物,還容易吃夜宵,肥胖自然就找上你了。
經常熬夜晚睡
2021年發表在《美國醫學會雜誌》上的一項研究發現:每天晚睡以及睡眠不足的人更容易肥胖和腰圍過大。與晚上8點~晚上10點之間就寢的人相比,晚上10點以後就寢的人,在肥胖(BMI)和腹型肥胖(腰圍)風險均增加了20%,凌晨2點以後入睡的人其肥胖風險增加35%,腹型肥胖風險增加38%。
長期壓力過大
北京大學人民醫院內分泌科主任醫師蔡曉凌介紹,壓力過大會導致腎上腺皮質激素分泌升高,而這個激素會導致血糖升高,血糖的升高會刺激胰島素分泌,導致人體產生飢餓感,增加高糖等食物的攝入。
另一方面,壓力過大,人們往往沒有心思去挑選適宜的食物,同時也不能規律運動,久而久之就會導致脂肪囤積和肥胖。
3、適當餓一餓,身體會感謝你
長期過量進食,會導致肥胖,還會加重消化道、腎臟負擔,甚至影響大腦功能。相關研究證實,適當保持飢餓感對身體健康有好處,限時飲食能夠有效減輕肥胖人羣的體重、改善代謝指標(血糖、血脂、血壓)、減輕脂肪肝。
改變進食時間
限時飲食作爲輕斷食的一種方式,執行起來相對容易。但也要結合個人飲食習慣、身體狀況來進行調整,以下進食時間供參考。
早餐時間:8:00午餐時間:11:00~12:00晚餐時間:16:00
特殊人羣限制熱量攝入
正常人羣可以保持正常的熱量攝入,而對於肥胖或者已經有代謝性疾病的人羣,建議將基礎攝入熱量減少30%,比如每天熱量控制在1200~1500千卡之間。
具體來說,主食控制在275克左右,蔬菜控制在400克左右,動物性食物控制在140克左右,奶製品控制在300克左右。
同時要注意三餐的配比:30%、40%、30%,這樣三餐的營養攝入會比較均衡。
限時飲食注意事項
適當“捱餓”,是指科學控制飲食時間和飲食量,絕不是飢一頓飽一頓,更不是忍飢挨餓。限時飲食不等於長期節食,期間要保持食物多樣化、保證非產能營養素攝入平衡。
建議大家在專業醫生指導下,進行限時飲食,患有胃腸疾病和其他慢性疾病患者,不宜自行進行限時飲食。
記得要保持合理運動,否則機體就會首先消耗肌肉來供應能量,最終可能導致肌肉萎縮。
(央視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