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省3萬張紙,北京天壇醫院推行“一張紙走全院”

處方箋、檢查單、收費單……每次去醫院看病,難免要在一沓子單據中翻翻找找。

近期,北京天壇醫院推行就醫指引單,將4類16張單據整合在一起,患者拿着一張單子就能完成就醫流程。這一改進也助益節能環保,可節約大量打印耗材。

一次就醫,少收10張單據

2月10日上午,一位年輕患者在北京天壇醫院神外科就診。該患者是一名24歲的女性,因顱內病變需接受外科手術,來門診完善術前檢查。

她得到了三份單據:一份指引單(2張),一份知情同意書,一份注意事項。指引單上註明了她需要進行的3項檢查與7項檢驗,及採集地點、送檢地點、費用等各類信息,左上角印有天壇醫院小程序二維碼,右上角印有檢查報到條碼。

近期,北京天壇醫院推出“一張紙走全院”服務,代替傳統就醫時患者的一大沓單據——以這名患者爲例,此前,她要收下包括檢查申請單、收費通知單、檢驗申請報告單等在內的14張單據,有了指引單之後,需要做的項目、費用等一目瞭然,也不用思考哪些需要給到窗口。

記者從醫院獲悉,通過推行指引單,該院現在每天約能節省3萬張A5紙,一年能節省上百萬元的打印耗材。

除了便利患者,醫生也減輕了案頭工作,每日半天門診可節省約半個小時打印各類單據、簽字的時間,執行科室也不用再保留整理大量的紙質單據。

將信息從紙上轉移至線上

北京天壇醫院信息管理與數據中心李瑞介紹,大醫院檢查檢驗項目多,流程繁雜,以往,每個需要傳遞信息的環節都離不開紙張,患者一輪轉下來,手裡就會攢下一沓子單據。

“拿着這麼多紙質材料,患者自己其實是比較迷茫的,進行下一步項目時要在所有材料裡翻找,到了窗口需要遞交單據,很多人其實並不知道要給哪一張,一般是一股腦兒塞給工作人員挑選,最後應該返還或者保留哪些,患者也不確定。”李瑞說。

爲了簡化這一環節,從2022年開始,該院啓動該項工作,整理出4類16種單據,將其整合在一張指引單上。

爲了達到簡化效果,相應的諸多環節都要調整。例如,藥學部是單據流轉的大部門,根據規定,藥師需要收到處方、簽字蓋章,才能發放藥品,單據要進行一定時間的保留,而新的指引單隻用於患者留存,省掉了需要交給各科室保留的單據,也意味着藥劑科不會再收到紙質單據,該院改造了信息系統,讓藥師可以使用電子簽名,並對電子單據進行線上保存;各科之間的溝通有時也會通過手寫來進行,例如某名患者需要重點掃描哪些部位,醫生會補充在單據上,由患者交由檢查科室,這些也需要在信息系統中進行改造,或製作成可點選的模塊。

根據情況,也有一些單據進行了保留,例如患者接受手術前,仍會有比較詳細的術前告知書。

將進一步推進無紙化

近年來,各地醫院正在推進臨牀診療無紙化。李瑞告訴記者,“一張紙”是過渡階段,患者其實已經可以脫離所有的紙質單據,在線上進行信息保存和確認,但大多數人還是習慣有一張紙在手裡,因此醫生會默認打印。不習慣電子產品的老年人、需要紙質單據報銷的異地患者,對於紙張也有剛需。隨着未來各環節電子化程度提高,會進一步推進無紙化。

在目前的基礎上,該院今年會建設一站式預約改約中心,將目前仍保留的一部分需要單獨打印的項目綜合起來。

此外,該院也會探索“電子清單”,涉及不同時間、多項檢查項目的,通過手機推送給患者進行提醒。

----- 貼士 -----

1.採血、檢查、取藥、繳費、退費,還需要持原來的單據嗎?

除上述特殊單據外,患者只需要持完整的指引單即可。各個科室會從指引單上覈對信息。

2.如果患者想要原來的處方、申請單怎麼辦?

途徑①:微信掃描指引單左上角二維碼,進入天壇醫院小程序,可查看和下載病歷、處方和申請單的PDF文件。

途徑②:在具有特定標識的自助機上,可以自助打印。這些自助機上有很明顯的提示牌和操作步驟。

途徑③:門診服務大廳的一站式服務中心也可以打印。

3.患者的指引單丟失了,可以補打嗎?

醫生工作站和一站式服務中心都可以補打指引單。

記者/戴軒

編輯/白爽

校對/劉越

運營編輯/劉茜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