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體爲媒促進中國與東盟青年交流

新華社貴陽7月24日電 題:以體爲媒促進中國與東盟青年交流

新華社記者楊欣、鄭明鴻、周芷若

身着紅色武術服,貴州師範學院跳繩隊隊員錢明遠將手中的跳繩揮舞得颼颼作響,靈活的身子在完成跳繩的同時,還穿插着太極招式。“因爲有國際友人蔘加這次跳繩比賽,所以想加入中國元素對外展示。”錢明遠說。

這是記者24日在2025中國-東盟教育交流周的青少年跳繩邀請賽比賽現場看到的一幕。當天,來自中國及東盟多國的10支青少年跳繩隊齊聚一堂。“賽事不僅體現跳繩運動的國際影響力,也推動青少年體育發展和區域文化交流。”賽事負責人說。

布依族青年羅華龍是西南大學大二的學生,“我從大一開始接觸跳繩,已經在上海、成都等地參加過全國性的比賽”。此次參賽,羅華龍選擇身着布依族傳統服飾。“因爲我選擇的背景音樂叫作《China》,音樂風格是由少數民族元素組成的,我想借花樣跳繩這一舞臺將我們的少數民族文化傳播出去。”羅華龍說。

泰國一家跳繩俱樂部的負責人查拉莉·西莉亞那告訴記者,這是他們第一次來貴州,但在此之前,已經在網上看到了很多關於貴州的視頻。在泰國,喜歡跳繩的孩子非常多,下個月,她還要帶隊去江蘇淮安參加跳繩比賽。

“青少年代表國家的未來,從青少年抓起,能夠更好地搭建交流的橋樑,孩子們從小就能參加這種交流活動,有利於促進兩國關係的發展。”西莉亞那說。

花樣跳繩正在成爲中國和東盟青年交流的平臺。貴州師範學院“星跳”花樣跳繩隊多次代表中國出訪東盟等地開展文化交流演出,贏得外國觀衆高度讚譽。

貴州師範學院體育學院教師王奉濤告訴記者,“星跳”花樣跳繩隊已經培養了多個項目的世界冠軍,“肢體語言也是一種語言,雖然大家語言不通,但是通過花樣跳繩的肢體表達,也能讓競技體育成爲交流的方式”。

今年5月,2025中國-東盟藤球邀請賽在貴州省黔南州惠水縣好花紅廣場開幕,來自中國、柬埔寨、老撾、馬來西亞、緬甸、越南等8個國家的運動員齊聚一堂。

開幕式上,蘆笙、銅鼓奏響民族團結的旋律,布依族舞蹈演繹着源遠流長的民族文化,非遺“打鐵花”表演中,1600度的“漫天星光”如盛世煙火,照亮整個夜空;飛人火壺在漣江上空飛舞,似鳳凰涅槃,引得觀衆陣陣驚歎。

國際藤球聯合會副主席穆罕默德·法裡克·阿卜杜勒·哈利姆在致辭中感慨:“在貴州惠水,爲藤球這一單項運動舉辦了這樣的開幕活動,這實在是太出色了。”

運動員們在賽場上展示了倒鉤扣球、足底吊球、騰空轉體抽射等高難度動作,將藤球運動的力與美展現得淋漓盡致。這些動作不僅考驗運動員的力量和柔韌性,還需要他們在高速運動中保持極高的精準度和協調性。

“越南和中國有着深厚的友誼,很高興來到貴州,當地的熱情讓我們內心很溫暖。”越南隊領隊陳氏薇對中國文化充滿興趣,她認爲,比賽將競技精神與文化底蘊完美結合,爲運動員提供了展現自我的舞臺,以及瞭解中國的機會。(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