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師、工程師都輸了!「這行業」竟高薪奪冠?2025全臺最賺行業揭密:誰是真正高薪王者?

理財、工作、職場示意圖。女子漾AI製圖

在「薪水低、物價高」已成現代人共鳴的時代,你知道誰纔是真正月入破十萬的職業嗎?根據主計總處與《比薪水》平臺最新數據顯示,2025全臺最賺錢的職業竟然不是醫師也不是工程師,而是金融與保險業!

【官方數據揭密】2025年平均月薪落在50,524元,但有一半人根本沒達標!

主計總處2025年4月最新統計指出:全職本國籍員工的平均經常性薪資爲 50,524 元,若加上獎金與加班費,總薪資平均爲 58,878 元;中位數薪資僅有 39,744 元。

什麼意思?也就是有超過一半的臺灣人實領薪水低於4萬元!所以「月入5萬」其實不是常態,而是偏高值!

此外,主計總處也指出,加班工時平均爲8.9小時、加班費爲2,423元,顯示許多人在「拚命加班也只能多拿幾千元」,生活品質與收入並不成正比。

《機智住院醫生生活》。圖片來源:tvN

【薪資排行TOP5】不是醫師不是科技人,真正的「薪王」是這一行!

最震撼的資訊來了!主計總處也同步公佈2025年薪資最高的五大行業,結果如下:

1.金融及保險業:100,841元(唯一破10萬的行業)

2.電力及燃氣供應業:73,511元

3.出版影音及資通訊業:73,376元

4.醫療保健與社會工作服務業:64,607元

5.專業、科學及技術服務業(含工程師等):63,442元

金融業平均月薪10萬,遠遠甩開醫師與科技人!不只是帳面數字,金融與保險產業的分紅、佣金機制更讓收入倍增,成爲真正的高薪金雞母。

圖片來源:IG@tvn_drama

【比薪水平臺加碼揭露】2024年臺灣年薪回升至56萬,但科技業分紅不再誘人!

《比薪水》平臺則從勞工自願回報數據提供更貼近實況的觀察:

2024年平均年薪爲 560,526元,年增2.7%。資訊科技業雖仍居年薪榜首,但已連兩年下滑。金融科技、工商服務業則異軍突起,成爲成長亮點。

圖/比薪水提供

圖/比薪水提供

根據《比薪水》的圖表分析,科技業分紅制度正在縮水,已無法拉開與其他行業的距離。不少科技大廠也已傳出「結構性調薪」,以彌補分紅縮水的缺口。

圖/比薪水提供

《未知的首爾》劇照。 圖片來源:tvn_drama

產業選對比努力更重要?年輕人高學歷不再保證高薪

過去臺灣社會普遍認爲「醫師、工程師、律師」是最穩定且高薪的職業,但這份排行榜打破了傳統印象。

例如:醫師屬於「醫療保健與社會工作服務業」,平均月薪爲64,607元,看似不錯,但距離金融業仍有超過3.6萬元差距。

工程師多屬「專業、科學及技術服務業」,平均月薪63,442元,也明顯落後金融相關職業。

再加上醫師與工程師普遍需要高學歷、高工時、高壓力的代價,讓許多年輕人開始思考:「辛苦一輩子,不如一份聰明選對的行業?」

圖片來源:tvN drama

【薪情平臺實用工具】輸入你的年薪,就能知道你是不是吊車尾

主計總處推出「薪情平臺」,讓民衆輸入年薪數據並選擇行業,系統就能顯示你在同產業的薪資分佈中贏過幾%的同行。

舉例來說:年薪60萬的工程師,在整體「專業技術服務業」中約落在前60%;同樣收入的保險從業人員,可能只在中段班。

這個工具能幫助大家判斷職涯價值與轉職方向,不再盲目「拚命工作卻沒回報」。

《我的完美秘書》劇照。圖片來源:SBS

與其死守高學歷,不如選對高薪行業

這份薪資報告與平臺數據再一次證明:努力很重要,但方向更重要。在「平均薪資與中位數落差大、科技業分紅減少」的時代,金融、保險與工商服務業已經悄悄成爲高薪新霸主。

如果你正卡在低薪泥淖,不妨思考以下問題:我所在的行業,是成長型還是收縮型?我的工作價值,市場怎麼評估?我是否該開始轉向學習保險、財務、商業分析等跨領域技能?未來職場競爭關鍵,可能不再是「學歷」,而是「轉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