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一次B、C肝炎免費篩檢 全臺約707萬人已接受檢查

國健署放寬B、C型肝炎篩檢,補助年齡爲45至79歲民衆。圖/123RF

B、C肝炎是造成慢性肝炎、肝硬化和肝癌的主要原因之一,根據111年死因統計資料顯示,國人死於肝癌及慢性肝病、肝硬化者共有1萬1888人,其中,肝癌死亡人數有7781人。

調查發現,死於肝病的患者,九成有B、C肝炎;死於肝癌的病患中,約有70%爲B型肝炎帶原者,而20%爲慢性C型肝炎感染者。國健署呼籲,肝癌可以預防,B、C型肝炎感染者是肝癌危險羣,肝硬化患者更是高危險羣,若能定期追蹤檢查,即使不幸發現得到肝癌,也能在罹病初期予以控制及治療。

爲防治肝病並達成我國2025年消除C肝目標,國健署推動45至79歲民衆(原住民提前至40歲)終身一次免費B、C型肝炎篩檢,已有近7成民衆完成檢查,估計全臺約707萬人。另預計擴大補助至民國75年前出生(含)之未接種B肝疫苗者,希望能達到更全面的保護力。

臺灣每年因慢性肝病、肝硬化及肝癌死亡逾萬人,國健署提醒,如果對自身或親友是否罹患B、C型肝炎有所疑慮,可主動前往醫療院所接受檢查。目前已普及全國超過6000家醫療院所(成人預防保健服務醫事機構),可提供45至79歲民衆(原住民提前至40歲)終身一次B、C型肝炎篩檢服務。

篩檢結果如發現C肝抗體陽性,醫療院所會主動轉介或協助民衆檢驗HCV RNA病毒量,進一步確認是否爲C型肝炎患者須接受藥物治療。目前C肝藥物近20萬元是由中央健康保險署全額給付,且治癒率高達近99%,只要早期篩檢早期發現,有機會清除體內的病毒,達到治癒目標。

爲維持病毒性肝炎防治強度,考量我國自75年7月起全面性推動新生兒B型肝炎疫苗接種政策,故針對未接種羣體,國健署正規畫擴大篩檢年齡,提早提供民衆B、C型肝炎篩檢服務,估計逾百萬人受惠,這項新政策實施日期將另行公佈。

要預防B、C型肝炎感染,在日常生活應提高防範意識,避免接觸不安全的針具注射、不必要的輸血及高風險性行爲等危險因子。民衆進行穿耳洞、刺青等行爲時,務必徹底清潔及滅菌工具,並養成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避免與他人共用針具、刮鬍刀、牙刷及指甲剪等物品。

▪ 報稅進入延長期最後一個月! 錯過小心面臨滯納金 ▪ 今年報稅怎麼繳纔不吃虧? 2025新制亮點總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