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宣佈「奪取加薩市」!下最後通牒 要求平民10/7前撤離

▲軍用運輸機持續透過降落傘向加薩市空投人道援助物資。(圖/路透)

記者王佩翊/編譯

以色列安全內閣8日凌晨通過總理納坦雅胡提出的加薩戰事擴大計劃,此前軍方高層與部分人士曾警告,這可能讓士兵及人質陷入更大危險。這項計劃雖未明言要「佔領」加薩,但納坦雅胡表示,行動重點將放在加薩境內最大城市──加薩市。該地至今仍未有大規模以軍地面部隊進駐,因此也是大部分巴勒斯坦難民流離失所後的定居點。

根據《猶太電訊社》報導,以色列國防軍(IDF)表示,自從2023年10月展開行動以來,以方已控制加薩約75%的區域,但仍避開加薩市及少數幾個地區,因爲這些地方被認爲有人質被扣押,同時也是大部分巴勒斯坦人流離失所後聚集的地方。

消息指出,以色列要求目前在加薩市避難的平民在10月7日以前撤離,而這天正好是哈瑪斯發動攻擊滿2週年的日子。這段時間足以讓以色列軍隊部署人力與物資,也保留透過談判結束戰爭或促使哈瑪斯投降的可能性,不過儘管世界各國一直呼籲雙方結束衝突,以色列與哈瑪斯都未曾同意。

納坦雅胡辦公室在8日上午7時宣佈,安全內閣已同意準備奪取加薩市,同時「向戰區外的平民發放人道物資」。外界批評,以色列對加薩的人道情況負有責任,數十萬流離失所者恐再度被迫遷往人口更擁擠的地區,目前加薩各地陷入嚴重饑荒,此舉將使局勢更加惡化。

聲明中列出結束戰爭的五大原則,包括解除哈瑪斯武裝、釋放剩餘50名人質(其中20人被認爲仍生還)、加薩非軍事化、以色列在加薩維持「安全控制」以及建立一個「非哈瑪斯、非巴勒斯坦自治政府」的民政機構。

納坦雅胡因遲遲不願提出戰後治理藍圖而飽受批評,許多國家希望由巴勒斯坦自治政府治理未來的巴勒斯坦國,但他始終拒絕。

以軍高層曾反對擴大行動,擔心會危及人質生命,也憂慮經過近兩年的戰爭,國內後備軍人的狀況早已吃緊。多數人質家屬與以色列民衆更希望透過協議結束戰爭、換回人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