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人之下》對電影行業的貢獻應該得到肯定
烏爾善的《封神第一部:朝歌風雲》票房超過二十五億,獲得了第36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故事片獎,《封神》在海外也受到了追捧,可以說同時獲得了商業和口碑上的成功,成爲去年暑期檔的熱門電影,憑藉這樣的成績,烏爾善備受影迷期待,觀衆都在等待着《封神》第二部和第三部的上映。
但是新的《封神》沒有如期而至,烏爾善發微博稱:“由於後期工作量與視效難度的升級,《封神第二部》無法趕在今年暑期與大家見面。”觀衆對此稍感失望的同時,烏爾善導演並沒有退出今年的暑期檔,又帶來了全新的驚喜之作!
由他執導的國風異能電影《異人之下》上映四天後,電影的表現雖然是地獄級開局,但烏爾善似乎早就做好了心理準備,對此表示“習慣就好”,畢竟去年的《封神》也有着同樣的遭遇。
《異人之下》是烏爾善執導《畫皮2》《尋龍訣》和《封神第一部:朝歌風雲》後的第四部大片,與前三部電影相比,《異人之下》顯得更加獨特新穎,它以都市爲敘事背景,主角是一羣身懷奇技的現代異人,影片既有貼近當下的時尚潮流元素,又有融合了傳統文化的奇異幻想,這在中國電影大片中史無前例。
烏爾善在採訪中表示自己想要開拓中國的電影類型,《封神》這樣的史詩級神話電影在國內並不多,像漫威和DC這樣的異能漫改電影在國外非常火爆,但國內從來沒有出現過,所以他選擇了漫畫《一人之下》,此外,漫畫中還包含了中國傳統的哲學、中醫、武術等內容,更適合用來“做中國傳統文化的當代表達”,同時,烏爾善也希望向電影行業輸送年輕的電影人,爲中國電影行業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這樣的眼界和胸懷對於電影人來說顯得非常可貴。
烏爾善的《封神》體現了他的創作野心,在《異人之下》中,他再次做了別人沒有嘗試或不敢嘗試的事情,他要利用這個爆火的漫畫IP打造出全新的國產大片。
一方面如上文所說,將中國傳統文化和國潮元素融入到這個讓人耳目一新的異能世界之中,另一方面,利用重工業電影技術,對影像語言進行創新升級,爲觀衆帶來絕佳的沉浸觀影體驗。
影片採用了真人摹片動畫結合人工智能的技術來表現角色的回憶,先拍攝真人表演,然後以幀爲單位分解爲圖片,再將圖片變成手繪漫畫的風格,這樣就形成了一種虛實結合的動畫效果,既能與現實中的時間線區分開來,同時也是對原著漫畫風格的保留和致敬。
烏爾善在選擇和訓練演員時也顯得與衆不同,先是按照漫畫中的形象挑選演員,每位角色都有三位演員進入訓練營,經過六個月培訓後,演員們還要經過試裝、試鏡和動作考覈才能確定是否可以出演片中的角色。例如飾演張楚嵐的胡先煦除了要上表演課之外,還要在晚飯後給其他人說一段10分鐘的脫口秀,兩個月之後,他比原來放得更開了,其他演員爲了體現出角色的特點也都接受過類似的訓練。
無論出現什麼樣的聲音,都不影響《異人之下》是一部具有重要行業價值的電影,烏爾善願意繼續探索中國大片的開拓創新之路,這對電影行業來說非常難得,呼籲更多觀衆可以走進電影院觀看《異人之下》。烏爾善的製片經驗和創新精神也應該得到肯定。
來源:紫牛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