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羣「快樂的傻子」 臺灣希望義工團改造破屋 助貧戶宜居

八旬阿嬤洪素女原本在不到一坪的地方煮飯及洗浴,下方有一個洗澡的大水桶。記者遊明煌/攝影

臺灣有羣「快樂的傻子」,每兩週、四個工作天修繕一間房屋,多年來已讓無數獨居長者、貧困者擁有安全的窩,他們在這次丹娜絲風災也沒缺席,再度印證「臺灣最美麗的風景是人」。

由擅長水電、泥匠、裝修等專業及退休老闆、退休公務員、家庭主婦組成的臺灣希望義工團,每週深入偏鄉行善,直言「我們都是平凡人,只想幫助有需要的人重新站起來。」學者與社福團體建議公私協力伸援,政府「修繕住宅貸款利息補貼」再優化,讓更多需要者實質受益。

洪素女打開新家的門,直奔浴室說「我有地方洗澡了」。圖/臺灣希望義工團提供

日本綜藝節目「全能住宅改造王」將破敗舊屋改造成舒適宜居住宅,曾賺取不少熱淚;臺灣也有一羣義工,假日奔波各地替窮困者或獨居長者修繕房屋,他們每次交付新屋鑰匙後轉頭就走,這是「臺灣希望義工團」崇尚的「俠客精神」。

清晨六時卅分,來自全臺的七十名義工聚在彰化縣芳苑鄉海邊一間破舊磚造瓦房前展開工作;五月十七日是第三個工作天,他們已完成地基、鋼架、屋頂、外牆修繕,只要完成水電及內部裝修就能交屋,義工團理事長尤瑞豊緊盯施工細節,「我們用蓋自己家的品質來做」。

「案主」是八十歲阿嬤洪素女,她十多年前遇上詐騙集團被騙光房產及積蓄,帶着不良於行的丈夫及智能障礙兒子住到某大排水溝旁的簡陋工寮;幾年前丈夫過世、兩年前政府收回工寮的國有地,她不得不帶兒子搬回磚造瓦房老家,兒子後來也往生,獨居的她刻苦生活。

屋頂長草 要走200公尺借廁所

洪素女對於一坪小空間要當廚房及浴室不以爲意,但每次要到兩百公尺外的宮廟借廁所,卻是她沒說出的窘境。芳苑基督教長老教會知悉後,通報臺灣希望義工團協助修繕。

「屋頂長草,下雨天屋內就泥濘不堪,完全無法住人。」尤瑞豊談起看到老宅的第一印象,很快制定拆屋重建計劃,並在義工團網站公告,召集水電、木工、鐵工專業義工,一起將阿嬤的破舊老屋改造成宜居住宅。

來自全臺的七十名義工在彰化縣芳苑鄉海邊一間破舊磚造瓦房前展開工作。記者黃仲裕/攝影

鄰居好奇 你們是政府派來的?

「怎有這麼多人一大早來蓋房子?你們是政府派來的嗎?」當地住戶看到戴着安全帽、穿藍色制服的義工揮汗工作,忍不住提問,尤瑞豊笑着回答「不是啦,我們都是義工。」一旁義工接着說,他們不只沒領錢,還自付餐食和住宿費、自己出油錢、犧牲睡眠遠道而來…。

住戶驚訝,這羣由退休人員、家庭主婦、退居第二線公司老闆組成的義工們則相視微笑,「我們只是平凡人,只想幫助有需要的人重新站起來,我們就是羣快樂的傻子」,完成鋼架地基、屋頂、外牆後,隔出一間起居室、一間浴室、一間簡易廚房,第三個工作天配裝水電及裝潢,臥室、浴室及廚房家電就定位後,阿嬤的新家完工。

曾遭詐騙 她以後不用再哭了

「阿嬤,新家鑰匙交給你。」洪素女忐忑地開啓大門,看到嶄新臥房、寢具、沙發及光亮的浴室,再也忍不住淚水說「我終於有地方洗澡了,再也不用擔心前往宮廟借廁所途中會忍不住大小便了。」她說,受騙後曾禱告「不要再讓我哭了」,但她仍哭倒在前往關心的芳苑鄉長林保玲懷裡,林保玲輕拍背安慰「阿嬤哭太多次了,以後不用再哭了」。

洪素女表示,老屋只有一張牀,她讓兒子睡牀上,自己睡地上,平常吃自己種的菜省吃儉用,擺水桶接漏水,如今兒子走了,剩下她一人,做夢也想不到有義工幫她蓋房子,「你們都是上天派來幫我的人,你們都會有好報」。

第三個工作天,義工團只要完成水電及內部裝修就能交屋。記者黃仲裕/攝影

建個新家 社會就少一個悲劇

「阿嬤的慘況,是弱勢家庭的典型代表,大家努力讓她有熱水洗澡、有遮風避雨的地方。」尤瑞豊說,一次惡意的詐騙讓阿嬤的人生摔落谷底,打從心底阿嬤就不相信有人免費替她蓋屋,直到房子成形、進屋看到一切,阿嬤才感受到世間仍有愛,「生活充滿希望,可讓阿嬤有勇氣樂觀活下去」讓義工團成員覺得很值得。

全臺仍有許多不符政府嚴格救濟標準的危宅亟需解決,臺灣希望義工團秉持「多建一個新家,社會就少一個悲劇、多一處希望。」的理念,義工們無怨無悔的付出是現在進行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