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跑成名!N2機器人“小孩哥”在投資圈火了

《科創板日報》4月21日訊(記者 李明明 敖瑾)人形機器人半馬亞軍”小孩哥“出圈了。

《科創板日報》記者注意到,A股市場出現了”小孩哥“背後企業“鬆延動力概念股”,相關產業鏈企業、上市公司股東均被歸納在列,受到投資者關注。此外,鬆延參賽的N2機器人出現在了拍賣平臺上,在經過21次出價後,最終以56806元的價格成交。而該機器人的市場價格爲88000元。

相比宇樹、智元、衆擎等明星項目,鬆延動力在上週六舉辦的人形機器人半程馬拉松奪得亞軍之前,市場知名度並不算高。第一次較大規模“出圈”,或還是因爲金沙江創投合夥人朱嘯虎的“批量退出人形機器人項目”這一爭議言論——鬆延動力是朱嘯虎退出的少數人形機器人項目的其中之一。

而這次鬆延動力徹底“出圈”了。水木清華校友種子基金合夥人王學輝告訴《科創板日報》記者,馬拉松賽事後鬆延動力在業內熱度驟增,“公司的機器人定價在3 - 4萬元,這個價位催生了不少租賃或買賣需求,其中有物流界人士也在打聽他們,因爲城配車輛需要機器人。”水木清華校友種子基金是鬆延動力的天使輪投資方,“在投資圈,這兩天有不下數十個投資人都來找我打聽和引薦。”

投資圈熱度打開

鬆延動力於2023年9月成立北京,專注於人形機器人、仿生人形機器人的研發與製造。公司核心創始人員來自清華大學,浙江大學等海內外知名院校。

在成立不到兩年的時間裡,鬆延動力已完成五輪融資,投資方包括英諾天使基金、小苗朗程、SEE Fund無限基金、水木清華校友種子基金、北京未來科學城基金等。

其中,金沙江創投在2024年3月參與了天使輪融資,投資金額約320萬元,佔股1.6207%。在今年1月,金沙江創投就退出了鬆延動力的股東序列。

面對朱嘯虎近期的具身智能泡沫論,鬆延動力曾做出迴應。公司在3月29日於官方視頻號發佈了一則人形機器人奔跑的短視頻,配文“無懼雜音,繼續前進。輕舟已過萬重山。”

緊接着,“繼續前進”的鬆延動力,在備受矚目的北京人形機器人“半馬”奪得了亞軍。

本次馬拉松比賽,將機器人置於真實的開放環境中,讓它們面臨各種複雜路況,是對機器人運動控制、環境感知、續航管理等核心技術的全方位檢驗。而對於鬆延動力在比賽中的表現,同樣在2024年3月參與了鬆延動力融資的小苗朗程,其管理合夥人方正浩對《科創板日報》記者表示,鬆延動力在這次 “半馬” 中的表現整體符合預期,“說明團隊在硬件設計方面的能力還是比較強的,這也是我們當時投資它的時候就比較看好的亮點之一。”

作爲爲數不多的完賽機器人之一,鬆延動力的知名度由此大幅上漲,而在此之前,鬆延動力無論是品牌還是估值在人形機器人領域都處在第二梯隊。

鬆延動力天使輪投資方英諾天使基金,其創始合夥人李竹亦告訴《科創板日報》記者,近期找到鬆延動力的投資人很多,“公司估值確實在上漲,它們本來就是一家被低估的具身智能企業。”

“鬆延動力參加這次半馬比賽,準備時間很短,但是表現超出預期。小荷才露尖尖角,他們的人形機器人性價比較高,已經拿到了數百臺訂單。”

方正浩亦稱,就團隊能力和商業化而言,鬆延動力一直是在行業內靠前的水平,“參賽的小型人形產品已經找到了 B 端可落地場景,今年它的訂單情況處於整個行業的第一梯隊。”

而鬆延動力方面也對《科創板日報》記者表示,“確實有不少投資人找上門來。”

不過,王學輝亦表示,本次比賽部分第一梯隊公司由於各種因素未正式參賽,如加速進化僅參與表演環節,宇樹機器人則是由第三方客戶代表參賽,場景來看,馬拉松跑步非人形機器人優先主要場景。但還是希望通過這次馬拉松的出圈效應,明年能有更多機器人戰隊參加,大家切磋技術,賽出風格,共同推動人形機器人行業的快遞迭代發展。

這場比賽也暴露了人形機器人目前存在的一系列短板,包括穩定性、續航以及泛化能力不足等問題。不過,多數投資人都對這個尚處於早期發展階段的行業保持長期樂觀。

“19 世紀汽車剛開始發展時,也舉辦過類似的比賽,當時大多數汽車性能並不完善,即便第一名的速度也比不上馬車,還遭到了坐馬車人的嘲諷。但後來汽車行業的發展大家有目共睹。”方正浩表示。

創始人爲清華博士

鬆延動力創始人&董事長姜哲源出生於1998年,爲95後創業者,高考那年,他以北京市第28名的成績考入清華大學電子工程系。2023年,正值姜哲源博士第三年,他毅然輟學創業,並投入人形機器人賽道。同年9月,鬆延動力正式成立。

技術產品方面,鬆延動力已經擁有3款人形機器人主線產品,包括家用具身智能機器人“E1”、高動態人形機器人“N2”,及仿生人臉設備“Hobbs”。

在前不久的2025中關村論壇上,小關形象“N2”一直穿梭在門口殷勤迎賓,《科創板日報》記者現場觀察到,“N2”身高1.2米,體重約30公斤,具備後空翻、大步行走、奔跑、單雙腳跳躍以及舞蹈等多種運動能力,奔跑速度實測最快可達3.5米/秒,售價3.99萬元起。

3.99萬元的價格,相較宇樹科技Unitree G1基礎款9.9萬元人民幣的售價,其還要低低約59.7%。

談及定價3.99萬是基於哪些因素綜合考量,以及其中,是成本、市場調研、競爭策略,還是其他因素起了主導作用,姜哲源對《科創板日報》記者表示,目前人形機器人賽道玩家很多,公司並不希望在一片紅海中與同行競爭。N2定價3.99萬,旨在通過價格維度避開競爭,且尚有盈利,約有15%左右毛利。“而爲何別家廠商沒有采取低價策略,可能和每家競爭策略有關係。”

談及如何降低成本,姜哲源表示,人形機器人的本質是鋁鐵鋼,還有芯片、磁鋼、銅線,按克來算,成本很低。其關鍵的成本在工藝上,當生產規模不大的時候,一般都用數控機牀來做。而優化工藝成本,總成本將顯著降低,但目前價格尚未降至極致。未來可能還將推出價格更低的機器人產品,甚至達數千元。

姜哲源表示,目前人形機器人生產最難的環節是將其產品化,把機器人的穩定性和量產做好。“N2已開始交付,客戶陸續收貨,交付數量大致爲幾十臺,後續量產規模將進一步擴大。另外一款機器人E1預計8月正式交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