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團隊稱教宗臨終前未受過多苦 德國將辦罕見除冠儀式

爲悼念教宗辭世,德國慕尼黑聖伯多祿教堂27日將舉行罕見「除冠儀式」,圖爲教堂主祭壇中央的聖伯多祿雕像,雕塑家葛拉瑟於15世紀文藝復興時期製作此雕像,雕像頭頂配戴的三重冠則於18世紀,由慕尼黑金匠恩斯特打造。(取材自慕尼黑聖伯多祿教堂)

教宗方濟各醫療團隊負責人阿菲利在24日刊載的訪談中表示,方濟各21日上午意外中風後,在沒有承受過多痛苦的情況下離世,醫療團隊當時已無能爲力。

路透報導,教宗方濟各今年稍早因罹患雙側肺炎而住院5周,治療工作由羅馬傑梅利醫院(Gemelli Hospital)醫師阿菲利(Sergio Alfieri)負責。阿菲利表示,他於21日清晨5時30分左右接到電話,被要求迅速前往梵蒂岡,他約於20分鐘後抵達。

他告訴義大利「晚郵報」:「我進入(方濟各)他的房間,他雙眼是睜開的。我確定他的呼吸沒問題,然後試着叫他的名字,但是他沒有反應。」阿菲利說:「那時我知道已經無法再做什麼,他已經處於昏迷狀態了。」

他在另一場與義大利「共和報」的訪談中談到,當時在教宗旁邊的一些官員建議立刻將他送回醫院。

阿菲利說:「他可能會在途中過世。(如果)做電腦斷層掃描,我們將獲得更精確的診斷,但也僅只於此。這是會讓你在1小時內失去意識的其中一種中風。」

悼念方濟各辭世,德國慕尼黑歷史最悠久的天主教堂「聖伯多祿教堂」(St. Peter's Church, München),27日將舉行罕見「除冠儀式」,象徵教宗之位空懸。這項僅在教宗去世時纔會舉行的傳統,被視爲城市最神聖也罕見的宗教時刻之一。

根據教堂官網,聖伯多祿教堂將於27日上午10點舉行方濟各辭世哀悼儀式,由慕尼黑輔理主教席託柏格(Rupert Graf zu Stolberg)主祭彌撒,現場並演奏舒伯特「降B大調彌撒曲」。

其中最具象徵意義的一刻,將是神職人員將從主祭壇聖伯多祿雕像頭上,取下鑲嵌寶石的三重冠(Tiara),這項儀式源於18世紀以來慕尼黑地方教會的傳統,幾乎未見於其他地區。

當羅馬傳來「我們有新教宗了」(Habemus papam)的呼聲時,聖伯多祿雕像纔會重新被加冕,戴上象徵三重權威的皇冠,靜候教宗接續使命。

這頂三重冠由18世紀慕尼黑金匠恩斯特(Johann Michael Ernst)打造,鑲嵌寶石與十字架,象徵教宗作爲基督在世代表、諸王之父與世人牧者的三重身分。

然而在現實生活中,三重冠加冕儀式已從羅馬教廷正式儀典中被廢除。

1963年,教宗保祿六世(Paul VI)成爲最後一位接受三重冠加冕的教宗,隔年他主動放棄皇冠,認爲過度強調世俗權威不符教會謙卑精神,並將當時所戴的三重冠捐贈給美國天主教徒,用於援助貧困地區,如今收藏於華盛頓。

自此之後,歷任教宗皆未再接受加冕,三重冠也退出梵蒂岡儀典。但在慕尼黑這座古老教堂中,象徵性的皇冠與傳統儀式仍代代相傳,成爲當地教會文化中獨特的一環。

每當梵蒂岡教宗辭世,德國慕尼黑聖伯多祿教堂都會爲主祭壇的雕像舉行「除冠儀式」,取下頭頂象徵教宗三重權威的皇冠,直到選出下任教宗再重新爲雕像戴上三重冠。(取材自慕尼黑聖伯多祿教堂)

教宗方濟各在沒有承受過多痛苦的情況下離世,醫療團隊當時已無能爲力。圖爲教宗方濟各的醫療團隊3月29日在等待接受記者採訪。(美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