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服務、醫藥流通板塊營收下滑,信邦製藥去年淨利潤1.01億
4月15日,信邦製藥發佈2024年年度報告,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業收入60.32億元,同比下降6.63%;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1.01億元,同比下降64.70%。業績波動、曾陷入債務危機,子公司又涉行賄案,近年來信邦製藥可謂風波不斷。
主營業務板塊營收下滑
公開信息顯示,信邦製藥成立於1995年1月27日,2010年4月在深圳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其主要業務包括醫療服務、醫藥流通、中醫藥製造等。
信邦製藥披露,此次業績下滑的主要原因爲報告期醫藥流通板塊、醫療服務板塊營業收入下降,綜合毛利率下降,非經常性損益事項增加。
2024年,信邦製藥的醫療服務板塊實現營業收入16.36億元,同比下降8.48%。其中,腫瘤醫院收入7.92億元,綜合醫院收入8.45億元。醫藥流通板塊實現營業收入47.46億元,同比下降10.03%。其中,藥品收入41.59億元,器械收入5.87億元。
不過,信邦製藥的中藥飲片業務有所增長。2024年,醫藥製造板塊實現營業收入9.39億元,同比增長11.28%。其中,中成藥收入3.17億元,同比基本持平;中藥飲片收入6.22億元,同比增長18.74%。
費用方面,2024年信邦製藥的銷售費用爲3.06億元,同比下降10.98%;研發費用爲0.05億元,同比下降1.85%。儘管銷售費用有所下降,但仍爲研發費用的61.2倍。
此外,報告期末,信邦製藥的應收賬款仍居高位,達25.34億元。信邦製藥稱,隨着公司經營規模的不斷擴大,應收賬款同步有所上升。但是如果公司主要客戶的財務狀況出現惡化,或者其經營情況、商業信用發生重大不利變化,公司大額應收賬款產生壞賬的可能性將增加,從而可能對公司的經營成果造成不利影響。
曾陷債務危機
作爲貴州省醫藥流通龍頭企業,近年來,信邦製藥可謂風波不斷,業績起伏也較明顯。
信邦製藥曾身陷債務危機。信邦製藥第一大股東原爲西藏譽曦創業投資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西藏譽曦),但在2020年7月,西藏譽曦一致行動人哈爾濱譽衡集團收到《黑龍江省哈爾濱市中級人民法院民事裁定書》,法院裁定受理譽衡集團債權人對譽衡集團的破產重整申請,西藏譽曦持有的信邦製藥全部股份已被質押並被司法凍結。受此影響,信邦製藥還被上海新世紀評級列入觀察名單。
爲消除上述事件可能造成的不利影響,信邦製藥能用的“招數”都用了。先是終止“仁懷新朝陽醫院建設項目”等多個項目的建設,將此前募集資金餘額補充流動資金,緩解資金壓力。隨後又在2020年將中肽生化有限公司等多家子公司股權轉讓,拿到了7.5億元的轉讓款。2021年又通過非公開發行股票募資15.12億元,金域實業也藉此成爲信邦製藥控股股東。一番操作之後,信邦製藥資產負債率才從最高時的52%左右,下降到2021年的低於30%。
隨着債務危機的緩解,信邦製藥的業績迎來了一波增長。2021年,信邦製藥實現營業收入64.72億元,同比增長10.71%;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爲2.73億元,同比增長57.25%。但好景不長,由於醫藥流通板塊、醫療服務板塊營業收入下降等原因,2022年信邦藥業營利雙降,實現營收63.50億元,淨利潤2.24億元。2023年,信邦製藥業績再次反彈,實現營業收入64.61億元,淨利潤爲2.87億元,同比增長28.02%。
控股子公司及實控人涉行賄案
緩解債務危機後沒幾年,控股子公司貴州科開醫藥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科開醫藥”)及實控人又因涉行賄案被立案。
今年2月26日,開陽縣人民法院官方微信公衆號發佈公告,立案受理科開醫藥單位行賄罪、安懷略行賄罪一案。3月4日,信邦製藥發佈公告,科開醫藥收到貴州省開陽縣人民法院通知,並表示預計本次訴訟事項不會對公司本期及期後利潤產生重大不利影響,但鑑於本次訴訟事項尚未結案,公司暫時無法準確判斷具體影響。
信邦製藥持有科開醫藥99.9964%股份。數據顯示,科開醫藥(單體)2023年度營業收入爲22.78億元、淨利潤爲9450.25萬元、淨資產爲24.82億元,上述各項財務指標分別佔信邦製藥2023年度營業收入、淨利潤、淨資產的35.26%、26.71%、34.75%。
儘管信邦製藥表示此事不會產生重大不利影響,但科開醫藥爲信邦製藥貢獻營收超過30%,一旦罪責成立,未來或再度影響公司業績。
新京報記者 張兆慧
校對 柳寶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