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連4年低估Fed有多鷹?德銀揭4因素恐引燃「全球級」通膨
市場已連續三年猜錯聯準會(Fed)利率政策風向,今年會連續第四年看走眼嗎?德意志銀行策略師認爲很有可能,因爲目前「全球級」通膨復熾的風險普遍被低估。路透
美國6月消費者物價勁揚0.3%,是今年來最大增幅,觸動美國公債市場下挫,30年期公債殖利率升破5%大關。儘管債市已有反應,德意志銀行策略師認爲,投資人至今依然低估通膨風險,可能連續第四年對聯準會(Fed)利率走向看走眼。
德意志銀行總經策略師艾倫表示,通膨風險仍被低估,目前各大資產市場都顯得太安於現狀。他說:「2021年到2023年,沒人料到通膨竟會竄升,而現在已連續第四年,市場(目前爲止)高估Fed會有多鴿派。」
艾倫指出,現有四大「全球層級」因素合流,可能進一步推升物價:
一、川普提高關稅稅率
美國總統川普已對大多數國家徵收10%的基本關稅,另外還徵收包括鋼、鋁、汽車等產業別關稅,其他如進口藥品、半導體等也將接踵而至。
艾倫說:「8月1日一堆關稅即將生效,而市場價位根本尚未反映這個現實。」他提到,川普對進口銅和其他產業加徵的關稅,「可能導致價格躍漲走勢持續數月」。
美國15日公佈的6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報告顯示,家電價格單月漲幅爲史上最大。艾倫說:「令人擔憂的是,核心物價漲勢強勁,會開始透過購物籃讓更多消費者有感,並且變得更普遍。」
二、報復性關稅反擊美國貨
另一可能助長通膨的因素,是他國紛紛對美國產品施加報復性關稅,且新一波物價調漲勢在必行。據悉歐盟已備妥一份必要時宣佈回敬關稅的美國產品清單。
艾倫說:「目前討論中的關稅水準,可能逼得許多國家反擊。所以,全球層級的通膨壓力風險猶在,因爲關稅提高會造成供應鏈重新調整。」
線上賭盤目前押注,川普揚言對歐盟課的30%關稅落實機率達28%,對加拿大課的35%稅率有43%會成真。由此看來,大多數人依然相信這些關稅不會真的實施,「所以一旦真的生效,顯然會讓市場嚇一大跳,而這個驚嚇可能到最後一刻方知」。
三、大型經濟體擴大舉債
美國和其他主要經濟體債臺築得更高,也可能引發通膨。
艾倫說:「通膨作爲有效的減債長期策略未必真的管用,因爲投資人會索取更高的風險溢酬;但在通膨意外來襲時,作爲短期策略可能行得通。」對世界各國政府來說,這可能形成一種誘因。
四、無可預測的意外發生
最後一個激升通膨的因素,可能是目前尚未可知的意外事件爆發。伊朗和以色列上月爆發衝突,一度導致油價飛漲,即爲一例。
艾倫說:「從市場觀點來看,投資人必須面對一個現實:迄今已一連四年(至少目前爲止)市場低估Fed可能有多鷹。畢竟,2025年初時,期貨價格顯示,Fed可望在6月會議前降利率,結果並未發生。」
投資人誤判形勢的情況不斷髮生,預期的降息循環並未啓動,然後隨着成長或通膨數據比預期強,而把預估降息時點一再往後挪。
艾倫說:「基於關稅提高導致的通膨壓力山雨欲來,這些風險仍然被低估,這意味市場可能冒着再度受到驚嚇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