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鈾蹤成謎!美國午夜之錘 一筆天價帳單是否值得待觀察

美國上週末空襲伊朗三大核設施,圖爲被美軍轟炸後的伊斯法罕核設施。(歐新社)

美國總統川普下令空襲伊朗核設施後,雖宣稱「徹底摧毀」伊朗核計劃,但外界憂心伊朗核野心未終結,甚至因鈾蹤成謎,導致國際無法監督,使其繼續秘密研發核武,對美國與全球構成潛在威脅。美國成本高昂的「午夜之錘」是否值得,仍待進一步觀察其長遠效益與戰略代價。

此次美國攻擊伊朗核設施,命名爲「午夜之錘」行動,美軍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凱恩表示,有超過125架美國軍機參與這次任務,其中包括七架B-2前往伊朗,每架配備兩名機組人員。他還證實這次的打擊組合包括美國潛艦,對伊朗目標發射了30枚戰斧巡弋飛彈,並指出還有第四代與第五代戰機參與。

這次任務的確切花費還沒有統計出來,不過,有些數據可以參考:每架B-2轟炸機價值超過20億美元,一架F-35約1億美元,尼米茲級航空母艦卡爾文森號造價45億美元,另外,戰斧飛彈每枚約200萬美元,而碉堡剋星GBU‑57的研發成本傳出是5億美元,總量約20顆,均攤下來每枚2,500萬美元。

等帳單統計出來,可能是驚人的天文數字。相較於2020年以無人機刺殺蘇雷曼尼,加上支援體系,耗資約900萬美元,以及2017年對敘利亞發射戰斧飛彈59枚共花費1.2億美元。

伊朗最高領袖哈米尼已連續11天未公開露面,美國「大西洋月刊」(The Atlantic)報導,兩名參與相關討論的消息人士透露,伊朗官員正考慮罷黜哈米尼。目前俄中並未介入、伊朗代理人網絡受創,但德黑蘭仍具能力採取不對稱手段進行報復。美伊雙方皆試圖避免全面戰爭升級,專家指出,伊朗的報復可能是精密且具象徵性的,避免引發更嚴厲的美軍打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