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駁斥IAEA報告“夾雜指控” 伊核談判恐陷入激烈博弈期

4月以來,美國和伊朗圍繞伊核問題等已進行多輪談判,伊朗鈾濃縮活動成爲談判的一大焦點議題。6月1日,伊朗原子能組織主席伊斯拉米表示,鈾濃縮是核工業的基礎和支柱,也是伊朗的"紅線"。他指出,沒有鈾濃縮,伊朗在醫學和工業等領域開展研究和應用活動的可能性就會喪失。

伊斯拉米還說,在以色列影響下,歐洲三國和美國對國際原子能機構施壓,迫使該機構總幹事格羅西日前提交一份關於伊朗核計劃的綜合報告,該報告多處內容"夾雜着針對伊朗的指控"。他重申,伊朗致力於履行《不擴散核武器條約》和全面保障監督協定下的義務,並補充說,該國核活動一直處於國際原子能機構監督之下,該機構一直可以進入伊朗的設施並持續監測。

5月31日,國際原子能機構發表季度報告,顯示截至5月17日,伊朗擁有408.6千克丰度爲60%的濃縮鈾,遠高於2月時的274.8千克。製造核武器需要濃縮鈾丰度達到90%以上。

伊朗外交部和伊朗原子能組織當天發表聯合聲明,表示上述報告基於不可靠的信息來源,存在偏見、不專業且缺乏關鍵的最新信息,是在受到"出於政治目的"的壓力下完成,伊朗"對該報告表示失望,對其內容表達反對"。

專家:伊核談判將面臨更多挑戰 博弈更爲激烈

專家指出,隨着5月底國際原子能機構就伊核問題發佈報告,當前的伊核問題談判將面臨更多挑戰,並且將陷入更爲緊張和激烈的博弈。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中東研究所副所長 秦天:國際原子能機構其實是國際社會處理核不擴散問題、進行核領域合作的一個國際組織。具體在伊核問題上,它主要承擔的是對伊朗的核項目進行監督覈查的職責。這些監督覈查的結果,最終都會形成國際原子能機構相應的報告來進行發佈,這也成了國際社會處理伊核問題的一個重要依據。所以從國際政治的角度來看,應該說國際原子能機構也成爲了美國和伊朗鬥爭的一個平臺。

目前,本次報告內容基本上是對伊朗不利的,也引起了美西方的普遍關切。所以整體這種態勢對伊核談判的進展不利。如果伊朗有進一步的反制措施的話,那麼可以想象目前並沒有出現根本的有進展的伊核協議會遭遇到更多的外部挑戰。另外,也可以觀察到,隨着這一次國際原子能機構報告的發佈,也標誌着伊核談判的博弈進入了一個更加緊張、更加艱苦的時期,雙方之間的博弈在未來可能會更加激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