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蘭轉運站變「水濂洞」?網友酸爆:感受雨都的熱情
不少旅客在宜蘭轉運站候車時,竟被雨水潑得一身溼,民衆無奈PO文抱怨「有夠崩潰的轉運站」。(吳佩蓉攝)
民衆以爲來到水濂洞。(吳佩蓉攝)
強臺樺加沙帶來風雨,今(23)日不少旅客在宜蘭轉運站候車時,竟被雨水潑得一身溼,民衆無奈PO文抱怨「有夠崩潰的轉運站」,引發網友接力吐槽,「還以爲是水濂洞」、「讓大家感受雨都的熱情!」縣府則澄清,設計本就爲符合綠建築規範,以半戶外空間降低能耗,已要求業者加強清理維護。
該PO文表示,「有夠崩潰的轉運站,夏天熱到流汗,雨天還會被濺溼!」網友紛紛上網留言,「還以爲是水樂園」、「這設計真的很天才」、「名建築師作品《風雨》,果然讓人感受雨都的熱情!」。現場候車民衆說,不少人無奈只能往中間擠,完全沒地方能躲;也有人直言,夏天悶熱、雨天被噴,設計師可能有自己的設計理念,但真的不太實用。
但有網友指出宜蘭轉運站落成後,曾以「融合在地氣候、自然通風」的半戶外概念,獲得國內建築獎項肯定,當時評語是「兼顧環境永續與人本需求」,如今卻被人對照嘲諷,「永續是真的永續,雨水永續進來」。
縣府交通處長黃志良表示,轉運站設計兼顧綠建築理念與在地氣候特色,整體採半戶外空間,以促進自然通風、降低能耗和碳排;夏天設有強風扇增加空氣對流、減少悶熱;冬季風大時,北側門窗可視風向暫時關閉,以阻擋強風。
黃志良也說,轉運站業者會根據颱風或強陣雨的情況,加強地面積水清理和空間維護,確保候車環境品質。他強調,「整體設計兼顧綠建築、節能及舒適,但遇到颱風短暫淋溼是難免的,我們會持續檢視改善方案,也提醒旅客善用遮蔽空間與強風扇,安全又舒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