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蘭晚間溯溪見「雨傘節潛水」捕獵 超近距離畫面!奇景引發熱議
實習記者陳安榆/採訪報導
「臺灣六大毒蛇」榜首「雨傘節」,擁有能致人喪命的毒素。網友林先生日前在宜蘭頭城溯溪時,就拍下一隻雨傘節在潛水的畫面。他在臉書社團「野生蛇相」中分享,一直都瞭解這種蛇水性極佳,倒是頭一回目睹潛水的過程。超近距離加上高畫質的水下畫面,特殊奇景引發熱議。
▲宜蘭晚間溯溪見雨傘節潛水。(圖/網友林先生提供,請勿隨意翻拍,以免侵權。)
林先生一直都有溯溪的習慣,遇見野生動物已經是習以爲常的事情。10月4日晚間,正在戶外探險活動的他在水中發現一隻獵食中的雨傘節。沒想到這隻蛇居然遊入水中深處,在石縫中覓食,意外奇景讓他忍不住紀錄,上網分享並配文「一直都知道雨傘節會吃魚,也常在河邊,也知道會游泳,就是沒看過牠潛水」,近距離拍攝毒蛇的畫面讓人嘖嘖稱奇,也讓人爲林先生捏了一把冷汗。
▲林先生分享,這是第一次近距離看見雨傘節潛水。(圖/網友林先生提供,請勿隨意翻拍,以免侵權。)
雨傘節又稱銀環蛇,過去曾是保育類野生動物,在2019年時被調整爲一般類野生動物。根據《陽明山國家公園》資料中顯示,此種蛇類爲夜行性動物,以蛙、蜥蜴、魚、鼠類、其他蛇類或蛇卵爲食。其會出現的環境極廣,特別喜愛水邊或陰暗潮溼處,提醒民衆若是夜間到這類環境活動時應該要特別注意。
▲若是在野外遇見野生蛇類,切記保持安全距離,勿隨意觸碰。(圖/網友林先生提供,請勿隨意翻拍,以免侵權。)
雨傘節動作緩慢,性情溫馴,不會主動攻擊人。不過若是受到驚嚇而攻擊,釋放出的毒素可能讓人一命嗚呼,牠的平均排毒量爲4.6毫克,只需1毫克即可致人於死地,毒腺很小,但毒性強烈。民衆如在進行戶外運動時遇到野生動物,首先須保持冷靜並保持距離,觀察動物狀態後再決定是否要聯繫相關單位,切勿隨意觸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