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口氣聽完香港樂壇獲獎作品,《聲生不息·大灣區季》李宇春改編唱跳致敬張國榮

提起香港樂壇的頒獎典禮,哪首獲獎歌曲是你心中實至名歸的經典?1月24日,由國家廣電總局網絡視聽司、港澳臺辦公室,中央政府駐港聯絡辦宣傳文體部特別指導的音樂文化節目《聲生不息·大灣區季》將帶領觀衆回顧香港樂壇頒獎禮的獲獎歌曲,梳理那些年港樂的流行密碼。陳小春、回春丹攜手改編林子祥小甜歌代表作《分分鐘需要你》,李宇春復刻《無心睡眠》舞蹈名場面,真摯致敬張國榮,還有實力新生代姚曉棠、姚焯菲的加入,新老唱將同臺,沿着時光的弧度,回望幾代香港歌手正當年的滾燙青春。

重溫不同時代的港樂高光時刻

李宇春當舞臺總統籌致敬張國榮

頒獎禮,是見證歌手高光時刻的榮譽殿堂,也是一首歌新生命延續的開始。

林子祥第一次獲獎的歌曲《分分鐘需要你》,在成爲粵語小甜歌代表的路上,見證了許多人一生難忘的浪漫時刻,也被許多歌手改編演繹。在《聲生不息·大灣區季》,陳小春和回春丹將歌曲講述平凡愛情的含義,轉爲對友情萬歲的生動描摹。演唱過程中,舞臺大屏幕上出現男隊所有成員,歌裡唱的“我與你永共聚,分分鐘需要你,你似陽光空氣”在這一刻具像化。

第一次有機會演繹“偶像”作品的李宇春激動也倍感榮幸,在《無心睡眠》舞臺中,她擔當起舞臺總統籌,不僅自主設計舞蹈動作,重新復刻了張國榮在這首歌中的經典“麥架舞”,對於舞臺構想亦是靈感爆棚,在表演的最後加入張國榮在電影《阿飛正傳》的經典片段,電影與歌曲裡的隨性灑脫相得益彰。

不同世代的人都可以在音樂中找到自我態度的極致表達,鄭欣宜的獲獎作品《女神》就是其中之一。容祖兒、薛凱琪、衛蘭、姚焯菲四位女歌手,在油畫一般的置景氛圍中,攜手大步向前,張揚外溢的不同色彩,宣告着女性對於人人都有資格成爲“女神”的自我定義的更新。

細數人生作品背後的心路歷程

古巨基再穿《我是歌手》戰袍

唱《愛與誠》

獲獎作品,收藏着歌手們滾燙的青春、拼搏的靈魂,也把對於不同人生階段的思考記錄在冊。

容祖兒與周筆暢所演繹的《小玩意》,正是彭羚對於愛情與婚姻的思考。這位在事業高峰選擇迴歸家庭的90年代“四大天后”,通過歌曲表達了對於愛情的追求。舞臺上,對彭羚的音樂鍾愛不已的容祖兒、周筆暢,用細膩的演繹傳遞着女性對於“一世一雙人”的純粹嚮往。

《野孩子》作爲楊千嬅演唱會的必唱曲目,常常開口便收穫全場大合唱,對於楊千嬅而言,“野孩子”代表了她少女時野蠻生長的自我表達,如今“野孩子”已長大,歌中的種種執念也成爲“放過自己”的人生命題。而演繹這首歌的新生代歌手李昊、姚曉棠,則將“野孩子”解讀爲堅定走自己路的人生態度。男女對唱的版本中,歌詞也調整爲男女不同視角的表達,更具對話感。

在十年前《我是歌手》第三季舞臺上,古巨基用一首《愛與誠》讓內地觀衆認可他作爲歌手的身份,十年後,在《聲生不息·大灣區季》,他再次唱起這首歌,則是以前輩託舉後輩的姿態。舞臺上,重新穿上《我是歌手》第三季表演時的服裝,古巨基把更多的表達機會交付給搭檔黃子弘凡,自己則擔當和聲,在兩種不同聲線的交織中,一場關於音樂精神的接力正在無聲上演。

“我現在好像真的是歌手了”,在談到獲獎後的感受時,陳小春語氣中還有着當時的興奮和激動。節目對於香港樂壇頒獎典禮的記憶回溯,讓觀衆看到創造了樂壇高光時刻的歌手們對音樂最純愛的一面。而節目最後的大合唱《我的親愛》,在33年前的叱吒樂壇頒獎禮上成爲觀衆最喜愛的歌曲,時至今日,在不同年齡歌手的全新演繹中,依舊有力地詮釋着熱愛這件事的滾燙溫度。心中情義不變,愛亦不曾變改。《聲生不息·大灣區季》每週五12點芒果TV上線,20點湖南衛視、澳視澳門播出,每週六20點TVB播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