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九四:花蓮

作家陳列曾獲時報文學獎散文首獎,並於一九九四年參與選舉,留下充滿情與義的一役。(林文義提供)

作家陳列曾獲時報文學獎散文首獎,並於一九九四年參與選舉,留下充滿情與義的一役。(林文義提供)

作家,沉靜地面向壯美純淨的,太平洋;然而一轉身,卻必須投入詭異多端的人間世。

記得那是花蓮市中心名叫「東洋」的廣場,擠滿數千位羣衆,作家是今晚的主角,如此盛況,熱鬧非常,是作家新書分享會嗎?大會司儀呼喚我名,熱烈掌聲請我上演講舞臺,不是說文學,而是爲作家老友參選省議員的助講……開口第一句話,還是形容候選人本質是很出色的散文作家。司儀爲之斂眉,暗示我,支持者不想聽文學,選民們想要激情政治語言。

是啊,省議員候選人是作家──陳列。

初見陳列,與我同行的王定國在臺下朝着我舉起右手大姆指,微笑鼓勵我安心說下去吧;他自臺中來,我從臺北到,會合爲陳列加油!臺上助講之我想着,回家後他如何以擅長的好小說來描寫此一選情狂熱的場景及心境?

現在,在我又回來心愛的花蓮後,在某些無法割捨的情與義的驅使下,我正漸捲入一場洶涌的波濤中。我雖曾有過悵然若有所失之感,但也終於體悟到,這並非偶然,而毋寧是一種必然,我正歡喜自在地出航……

--聯文版自序《地上歲月》

陳列,籤贈定國與我這本散文初集。

榮膺一九八○年第三屆時報文學獎首獎的〈無怨〉。助選翌日,搭機飛回臺北的旅程中,拿起書,封面是作者沉靜地面對太平洋的影像,凜洌、自在,彷彿蒙難的遠行如夢而逝;終究,豪筆雋永的文學,多少撫慰被冤屈的青春蒼茫。想是王定國亦然感同身受吧,飛越中央山脈歸返臺中的心境,小說家是否也翻閱這本書?

二十年後陳列告別政治,重返文學懷抱,大散文《躊躇之歌》完成,彷如一生的純淨自持的典範,救贖自我之悲歡,回眸,浮雲散。

是啊,深切不忘:一九九四年秋,在花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