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舊換新發力 春節買氣直追1400億
大陸春節期間消費品買氣旺盛,包含汽車、家電家居、手機等數位產品等透過「以舊換新」銷售額超過310億元人民幣。圖爲上海龍之夢購物公園新能源汽車展售中心。(中新社)
大陸國家發改委微信公衆號10日指出,在加快加力擴圍實施「兩新」政策之下,春節期間(1月28日至2月4日)消費品展開火熱交易,包含汽車、家電家居、手機等數位產品等透過「以舊換新」銷售量達到860萬臺(套),銷售額超過310億元(人民幣,下同,約1395億臺幣),讓家電、手機銷售收入年增率大增約166%、182%,手機等數位產品更成爲今年春節新年貨,提高消費市場活力。
大陸國家發改委指出,初步梳理春節期間全國汽車、家電家居、手機等數位產品以舊換新銷售量達到860萬臺(套),銷售額分別約66億元、105億元、141億元;地區來看則有北京、江蘇、浙江、河南、湖北、廣東等地銷售額均超過15億元。
尤其手機成爲今年春節換新潮中的主力,統計春節期間全大陸的手機等數位產品銷售量突破450萬臺,銷售額佔整體消費品「以舊換新」總銷售額的45%。
據大陸央視引述大陸商務部的全國家電「以舊換新」及手機等數位產品購新數據平臺顯示,從1月20日0時至2月8日24時,全大陸共有2009.2萬名消費者申請了2541.4萬件手機等數位產品購新補貼。
大陸商務部說明,1月15日會同相關部門發佈《手機、平板、智慧手錶(手環)購新補貼實施方案》,之後據中國銀聯監測數據顯示,有超過6000家商戶透過銀聯參與手機等數位產品購新補貼,產生補貼交易626.84萬筆。
具體價位上,春節期間2000元以下、2000至4000元、4000至6000元等3個區間價位的手機銷售量,與去年春節假期相比分別年增10%、52%、108%。
大陸商務部強調,會高度重視補貼政策風險防範,透過搭建資訊數據庫,對購買人身分資訊、補貼交易真實性進行即時校驗,監控資金使用風險,保證每筆交易真實可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