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舊換新”補貼怎麼發得又快又準?江蘇三廳局現場迴應

原題:“以舊換新”補貼怎麼發得又快又準?江蘇三廳局現場迴應

“置換更新補貼申請通過,爲啥遲遲拿不到錢?”“消費了才發現商家不在名錄裡,能補救嗎?”……5月20日,江蘇省商務廳、財政廳、住建廳相關負責人一同走進《政風熱線・我來幫你問廳長》節目直播間,針對羣衆在消費品“以舊換新”活動中遇到的堵點、難點問題,現場迴應社會關切。

消費品“以舊換新”是提振消費的重要舉措。政策實施以來,全省相關工作成效顯著:截至5月18日,今年全省已有1200萬人申報或享受消費品“以舊換新”補貼,資金使用規模超133億元。在舊房裝修及廚衛局部改造領域,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今年在保持補貼標準不變的基礎上,將補貼品類進一步擴大。自2月活動啓動以來,江蘇13個設區市全部通過小程序等信息化方式受理申報,目前已惠及9907戶家庭,發放補貼約2億元。

儘管亮點頻現,但“以舊換新”工作覆蓋範圍廣、任務量大,且涉及多部門協同與多領域銜接,推進過程中難免出現堵點。直播中,消費者王女士率先提問:“去年我申請江蘇省汽車置換更新補貼,收到審覈通過的短信後,爲何遲遲未收到補貼?”

王女士介紹,她於去年8月購買了一輛21萬餘元的新能源汽車,並出售舊車。通過小程序申領補貼後,很快收到南京市商務局短信,提示“補貼申請已通過,發放時間以銀行到賬爲準,請耐心等候”。然而截至今年3月,補貼仍未到賬。經查詢發現,其申請因“未填寫轉讓車牌”已於去年11月被駁回。“申請不通過卻未收到任何通知,如今申報期已過,這種情況該如何解決?”直播中,王女士語氣苦惱。

“按規定,申請不通過的,市級部門需一對一通知消費者修改。”省商務廳市場體系建設處處長金玉梅迴應稱,汽車置換更新審覈實行“兩審一複覈”機制:縣區商務部門負責初審,市級商務部門負責複審,每階段通過後均以短信告知消費者;省商務廳最後對全省資料進行梳理比對,若發現個別資料不符合要求,市級部門需通過電話一對一通知更正。“王女士未收到電話通知,確實是工作的不到位。”金玉梅坦言,接到反映後已督促南京市整改,目前王女士已順利收到補貼。

解決個案更要完善機制。省商務廳副廳長吳海雲介紹,今年已對審覈流程進行優化:統一組織第三方參與審覈,在統一省市縣三級審覈標準的同時提升服務效能,確保消費者便捷享受政策紅利。

除了補貼能否順利申領,補貼資金的兌付速度也直接影響消費者的購物體驗。來自無錫的陳先生提出疑問:同樣是“以舊換新”補貼,購買家電可在支付時享受立減,第一時間享受政策紅利,爲何汽車報廢和置換補貼需要等待較長時間?

對此,省財政廳副廳長倪國強迴應稱,與家電補貼不同,我省以往在汽車報廢和置換補貼領域採用審覈兌付模式,需經商務廳、財政廳和財政部江蘇監管局三方聯合會審,流程相對繁瑣,耗時較長。爲優化消費者體驗,今年江蘇已調整相關政策:省商務廳及時彙總符合補貼條件的申請人信息並審覈確定補貼金額,省財政廳根據審覈意見及時安排資金撥付,由省商務廳按程序將資金直接撥付至申請人,補貼發放的等待週期大幅縮短。

藉着消費品“以舊換新”的政策東風,除家電、車輛購置外,不少消費者將目光投向舊房改造領域。來自南京市浦口區的徐女士向《政風熱線》反映,她與裝修公司簽訂合同並付款後發現,因該裝修公司不在補貼單位名錄內,其購買的整體櫃無法申領補貼。

“剛纔徐女士反映的問題確實存在。”南京市住房保障和房產局副局長陳乃棟解釋道,根據規定,消費品“以舊換新”資金實行限額管理,各地可採取資格調控機制。“這就好比電商平臺‘滿300減30’的活動,並非所有商家都會參與。”他進一步說明,由於同一套房不能同時享受商務部門和民政部門的補貼,且商務部門已於今年1月將整體櫃、淋浴房和潔具納入補貼名單,爲確保補貼不重複發放,住房保障和房產局必須與商務部門在補貼品類上進行明確切分。

陳乃棟坦言,這一決策也是爲了推動補貼更快發放。他解釋稱,國家補貼資金需經過審計流程,而商務部門的補貼通過身份證信息覈驗,住房保障和房產局則需同時覈查房產證信息,由於兩者覈驗的關鍵字段不同,無法實現快速數據匹配。受限於繁瑣的查重工作,去年活動結束兩個月後,消費者的補貼資金才最終到賬。

問題客觀存在,關鍵還得把工作做在事前。“下一步,我們將以此爲鑑,進一步做好消費者解釋工作,在提升政策普及度的同時增進消費者對政策的理解。”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房地產市場監管處副處長汪戈表示。

消費補貼中暴露的各類問題,既是民生關注的痛點,也是改革推進的重點。直播尾聲,省商務廳、省財政廳、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相關負責人鄭重表態:將協同相關部門,進一步加大政策宣傳解讀力度,並以消費者提出的問題爲導向,持續優化流程,把消費品“以舊換新”工作做得更紮實,確保政策落細、落地、落實。(陳珺璐)

來源:新華日報·交匯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