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集封神,古裝“聊齋”殺出一匹黑馬

最近的古裝劇衝出一部黑馬劇。

《無憂渡》一出刷新是近幾年的套路化“懸疑風”新劇。

《仙劍奇俠傳三》的導演林玉芬、樑勝權親自操刀執導。

以聊齋單元形式敘述,獨立的單元形式發展。

總共有六個志怪單元,分別爲《碧玉梨》《團圓客棧》《赤練》《春曉》《洗骨池》《無憂渡》。

奇幻、驚悚、懸疑、破案、除妖融合在一起,視角和題材新穎。

人妖共存的世界,獵魔人男主身負重任斬妖除魔。

故事發生在柟陽城,幾樁命案出現,捉妖師男主隨即來到柟陽城。

殺人歌喉的惡人不是普通人,是妖。

蠻娘隱瞞妖的身份即將與心愛之人拜堂成親。

與之成親的新郎正是女主的堂兄。

女主有一雙能看穿蠻娘是人是妖的眼睛,她目睹未來嫂子的影子多出一雙翅膀,那才蠻孃的真實身份。

男主和女主裡應外合,蠻孃的罪行暴露。

割喉命案的罪魁禍首正是蠻娘,爲了一己私慾心狠手辣殺人。

雖然成親是一片真心,但惡行難辭其咎,被半夏發現身份,蠻娘竟然還妄圖殺人滅口。

古典味濃郁,真的把聊齋風格找回來了。

席間雲門舞坊的舞姬突然暴斃身亡,死得離奇,剛死的容顏變化成一個面容蒼老的老嫗。

坊間流言四起。

午夜子時削梨即可得到一枚“碧玉梨”,食用此梨可實現再生容顏,返老還童。

老嫗的恐怖變化,瞬間引起男主和女主的注意力。

偶然間,女主發現是銅鏡與案件有千絲萬縷關係,隨之將計就計,引出銅鏡裡的鏡妖。

鏡妖爲愛所困,一次次用“碧玉梨”留住心愛女人季離 爲之留下不老容顏,親手殺死季離喜歡的人,強迫和操控季離。

前面兩個捉妖案件與愛情有關,複雜的男女關係勾起人性的善與惡。

妖控制人類,用妖力蠱惑人,殺人如麻。

《團圓客棧》住着一羣奇怪的人,有人住店竟然被拒之門外,客棧老闆到打雜的店小二,處處透着不對勁。

異乎尋常的氛圍,男主跟女主預感端倪。

貓妖的線索也在指向《團圓客棧》,但是客棧老闆在男主的試探性下沒有發現是異常,確認人而非妖。

原來真正的妖是客棧老闆的女兒伍娘,作惡多端只爲逃離這裡。

伍娘一直耿耿於懷鳳天沒有帶她回去,明明已經到家跟前,他們只能在《團圓客棧》安家。

精心策劃的陰謀從許多年前就已經開始了。

每一則故事都不一樣,但都呈現出聊齋的風格,神秘驚悚中的現實融合創造出新風格,妖魔跟傳統的仙俠劇風格有很大的區別。

中式恐怖的運用未停留在表面的視覺恐怖,注重深入人性扭曲的呈現展現恐怖,氛圍和懸疑營造驚悚。

比如,人面鴞的單元,殺人割喉聽起來恐怖,但是人面鴞出來的時候的高顏值美女形象形成一個反差,癡情人設和爲愛爲美而走上作惡之路,深入探究人性作惡的根本緣由。

舞姬人死後面目蒼老,詭異非常。

但季離差點死了,鏡妖的出現,她不是躲過死亡,也得到了容貌,青春永駐。

鏡妖爲愛殺人,殘害多個無辜生命,但他的遭遇卻也在最後讓惹人生憐。

爲了留住季離用盡了手段,得不到真心而強迫,愛得扭曲。

淪陷在偏執的愛裡,踏上無止境殺人深淵,一去不復返。

舞姬的死恐怖,鏡妖無孔不入的存在瘮人,可是當他的故事全部展現出來,其實不能說沒有一點共鳴。

作惡根源離不開個人的“私慾”,爲情爲愛爲自由,爲無盡的不滿足。

季離困在容顏老去的苦楚,對着鏡子許願,即便知道一個碧玉梨是一條人命,但爲了永葆青春,她還是忍着噁心吃下梨。

想要脫離殺了鏡妖,因爲鏡妖的偏執瘋狂限制她的自由,尋愛的權利。

伍娘想離開客棧,鳳天卻一直把她困在客棧裡,想要逃離的私心日益爆棚,單純善良的本性逐漸變質。

人面鴞喜食人喉,食一人喉,可擬其音。

爲了得到好嗓音,只要看中的喉,人面鴞皆痛下殺手,沒有一點猶豫,除了喜歡之人。

鏡妖爲了留下季離永遠陪在身邊,把五個季離困在鏡中世界,最後鏡子裡的五個人衝出鏡子,在恨意滔天中殺了他。

貪婪的人性將他們每個人帶上絕路,結局終爲所作所爲付出代價。

人性有善。

鳳天把伍娘當作自己的女兒,一直隱身在客棧,保護伍娘。

多年以來,爲了伍娘守在客棧中不離不棄,愛女之心溢滿而對其作惡視而不見,一再縱容。

妖貓曾受過鳳天之恩,以身冒險將男主引來客棧,揭穿伍娘真面目。

鳳天死後,貓妖以最後一條命就救人,報答恩情。

對“情”的刻畫十足細膩,看似圍繞愛情最多,實際上恩情、親情也是其中感人心扉的一部分。

人面鴞即便自私,魂飛魄散之際仍然心心念念心愛之人,甚至用最後一句話還是帶給喜歡的人的告白。

鏡子即便偏執,愛意卻深沉,容忍季離違背當初的諾言,將不聽話的季離困在鏡子裡,重新在新的世界中與季離走到一起。

季離忘記了曾經的一切,但是鏡妖沒有,一遍遍看着心愛的女人重新喜歡上其他男人,卻在背叛中無法選擇原諒,重新開始愛和守護她,一心一意愛着季離一個人。

鳳天造人偶,明知不是真人,可一直以來都把伍娘當作親生女兒養着,給足了愛和溫暖。

鳳天在最困難的時候呵護貓妖,善良的舉動爲他後來換回守護者。

“情”串聯其人的關係,恩怨情仇的聯繫增添這部劇的真情實感。

感情或以層層遞進形式發展,或是回憶鋪墊串聯,清晰的邏輯和令人唏噓的真相既飽含“情”的深度,亦增添其厚度。

對於作惡這一話題,每一個單元結尾都給出一個合理的解決,零容忍作惡之妖。

鳳天教了伍娘做人的道理,到頭來人的善沒學會,本性難移的邪惡之氣越發膨脹。

妖就是妖,爲自私之慾濫殺無辜,代價終將是一死。

善惡之念的結果必然是“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的結局。

每一個單元妖都死了,季離也在鏡中結束了生命。

每個單元的故事不重複,獨具創新,以情感和人性爲核心。

故事精彩以外,這部劇的審美也是最吸睛的部分。

晚唐水墨畫卷中講述人情和妖性。

螢火蟲引路的奇幻,山妖遞喜酒的不可思議。

唐朝建築風格,山水畫中的奇怪異象,市井煙火的接地氣,無不透着真的置身在唐朝世界的感覺。

朝代的視覺逼真,籠罩着古典的氣息,打破古裝劇常見因爲年代錯亂和濾鏡問題導致的爭議。

聊齋的風格體現得淋漓盡致。

妖的主體注重妝造的色彩搭配,根據不同的風格,不同種類的要有着獨特的美。

人面鴞給人神秘的感覺,容顏一場,驚鴻一瞥。

美貌之下的陰冷有着妖能蠱惑人心的絕色誘惑 蛇蠍美人那味兒夠純正。

哈尼克孜少數民族的顏值放在唐朝美人的妝造渾然天成,烈焰紅脣和一雙大眼睛將唐朝美人的形象具象化了。

五個季離從鏡子中走出來那一刻,不同的妝造不同的穿着打扮和色彩搭配,呈現出來的感覺很驚喜。

木偶人伍娘沒有太多的濃妝豔抹,天真無邪的外表下是陰沉的冷,眼神暗藏殺機。

鏡妖一襲黑衣,午夜出殺人。

配角不光審美貼合人物設定,選角的匹配度高,演技發揮出來了,人物都演活了。

反而在角色配置上發揮出實力,倒是比主角團更令人印象深刻。

比起宋祖兒和任嘉倫的表現,一羣配角羣像形成的記憶更深刻。

此外,小細節的把控精細。

伍娘沒有變壞之前,脖子是藍色,變壞之後脖子紅色。

這個細節讓不少人想起《仙劍三》裡龍葵變身前後的顏色變化。

伍娘死了,被鳳天一刀刺入腹部,倒在火海的時候,眼角流出眼淚,昇華情感。

導演的實力毋庸置疑,一系列爆款皆是可查戰績,這部劇的質量絕對算得上今年的黑馬級別。

可能比較掉鏈子的地方應該是宋祖兒的表演和任嘉倫的形象,總體來說一般,沒有過多的驚喜,因此放在高質量製作顯得不夠突出。

古裝劇能有一部不一樣的視角創新,重新提供新方向,全方位的細節把控也讓更多商業古裝製作質量決定了口碑和收視,看到投入創作的重要性。

真正的好劇需要不斷摸索嘗試,重新站在新的方向擺脫套路,其次是細節的把控,落實到實際現實的發展,給足可以引發共鳴的空間,拓寬思考和社會現實。

時隔許久沒有看到聊齋系列,再次看到新作,驚喜不少,看來這部劇的熱度將見證古裝劇更多新劇的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