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市區重大項目已開工110項
昨日,北京市發改委召開力促一季度經濟“開門紅”一攬子政策媒體吹風會。北京青年報記者獲悉,今年一季度本市經濟運行總體平穩,保持了向好態勢。同時,投資項目加快實施,截至2月25日,一季度160項計劃開工市區重大項目已實現開工110項,開工率68.8%,與去年同期持平。良好的經濟態勢離不開政策支持,今年以來本市在激活消費市場、扶植培育中小企業、發展壯大新質生產力、聚焦區域均衡發展等方面出臺了一攬子政策,力促一季度經濟“開門紅”。
據介紹,在民生和消費領域,本市今年加力擴大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範圍,發佈了家電、電動自行車、汽車、手機等數碼產品等4類以舊換新實施細則,在及時做好政策接續的同時,擴大參與品類和渠道,讓消費者得到更多實惠,進一步激活消費市場。
針對社區不斷增加的養老托育、社區助餐等多種需求,本市出臺《北京市社區嵌入式服務設施項目運營管理辦法(試行)》,提出支持新建、改擴建、存量設施改造類社區嵌入式服務設施項目建設,對項目中基本公共服務類功能給予30%工程總投資補助,對普惠非基本公共服務類功能給予不超過30%工程總投資補助,兩項補助資金總額不超過5000萬元。
目前本市正在進行2025年清潔生產示範儲備項目徵集,重點支持工業、建築、服務、農業等領域實施的節能、節水、環保技術設備改造,對通過評審的項目,安排市級財政資金給予不超過項目審定投資30%的補助支持。
在扶植培育中小企業方面,本市出臺《2025年北京市高精尖產業發展項目資金和支持中小企業發展資金實施指南》,支持方向由上一年度首批發布的5個擴展到今年的18個,覆蓋了十大高精尖產業、未來產業及數字經濟等重點領域,持續推動大中小企業融通創新發展。
同時,修訂《北京市優質中小企業梯度培育管理實施細則》和《北京市中小微企業首次貸款貼息實施細則》,鼓勵專精特新企業發展,在信貸服務、資本對接等方面提供政策支持。
爲提升財政資金使用效益,本市堅持資金“應下盡下”“能早儘早”,發佈高精尖產業發展、新能源供熱、光伏發電、城市精細化管理、外貿企業國際化經營能力提升等一批專項資金、項目徵集、揭榜掛帥等支持計劃。
在發展壯大新質生產力方面,本市以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爲重點,出臺了《北京市支持科技服務業高質量發展若干措施》,支持全球科技服務機構在京佈局研發創新中心或開放平臺,鼓勵各區圍繞區域產業優勢和特色發展領域,打造科技服務業特色集聚區,提升科技服務能力。此外,本市還圍繞加快腦機接口創新發展、促進科幻產業發展、科技賦能文化領域創新發展、推動“人工智能+新材料”創新發展等方面出臺了一批行動方案和行動計劃。
在聚焦區域均衡發展方面,發佈了五個平原新城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一區一策”提升平原新城綜合承載力,讓平原新城更加有力發揮好承接、引領、聯結、支撐的主體功能,將首都發展優勢轉化爲京津冀協同發展新動能。
市發改委相關負責人表示,爲鞏固和增強經濟回升向好態勢,後續本市還將陸續推出一批政策舉措,全力以赴“跑好第一棒”,努力爲完成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奠定堅實基礎。
文/本報記者李曉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