億級大戶等雙賺!高資產存款比重暴增至47.4% 擁抱臺幣計價債券基金

臺幣升值,高資產存款比重暴增至47.4%,擁抱臺幣計價債券基金。圖/本報資料照片

臺幣匯率直直升,高資產大戶更會精打細算。金管會最新統計顯示,6月的高資產理財統計存款佔比創下新高,其中大戶趁臺幣匯價一度升破29之際大舉加碼美元存款是主要原因;此外,債券及基金的佔比雖略減0.1個百分點,但總量仍有增加,其中,由於臺幣升值在6月已看到28字頭,不少大戶更轉抱「臺幣計價」的債券基金等未來雙賺匯差與利差。

金管會公佈最新的高資產理財統計,截至6月底止,億級富豪高資產大戶共有15035人,總資產達1兆6233億臺幣,比起5月底的14426人、1兆5630億,分別增加609人、603億,其中,若以資產結構來看,截至6月底止,存款比重較5月的46.8%大幅升高至47.4%,增加約0.6個百分點。國銀高層指出,除了6月再增加2家國銀加入承作高資產理財行列之外,6月臺幣匯率繼續升值甚至一度飆破29兌1美元價位,也使得高資產大戶卯起來加入增持美元存款行列,可說是主要原因。

一家國銀高層指出,已觀察到自家高資產客戶大舉加碼美元的情況,另外從6月起進入股利配發旺季,這些也都會計入高資產大戶的存款水位當中。若以金管會的統計數字換算,6月高資產大戶的存款餘額爲7694億,和5月的7314億相比,增加大約380億,主要也是由於上述原因。

另一家大型銀行指出,億級富豪的存款增加,和對等關稅暫緩期屆臨有關,同時也有觀察到大戶們增持其他非美貨幣資產。這家大型銀行說,原本中東情勢一度緊張,使大戶收手投資,雖然之後情勢降溫使投資資金迴流,但隨着對等關稅暫緩期將結束,不確定又使客戶趨於保守先行獲利了結投資部位,而使現金水位增加;這家大型銀行指出,有觀察不少大戶先行在股市獲利了結,由於美元疲軟因此帶動多元投組幣別需求,包括兌換日圓、澳幣、歐元或增持非美貨幣資產,藉以強化投組抵抗市場波動防禦力。

至於其他包括債券、基金、保險、境外結構型商品等佔比,則均較5月小幅減少0.1個百分點。國銀高層分析,除了存款水位墊高之外,由於股市高點已到,因此許多高資產大戶基於避險考量,先行從股市在高點獲利了結,另一方面則由於聯準會降息腳步越來越近,大戶除了從股市先行撤退之外,有一部分更轉到債券型基金,而且因爲臺幣升值看到28字頭,大戶們也轉買臺幣計價的債券型基金;對此高層指出,根據歷史經驗,臺幣若看到28字頭,再往下也有限,反而是回貶機率更高,因此,最近臺幣計價的債券型基金最爲熱賣。

國銀高層也指出,由於長債風險大,目前銀行建議客戶轉投的,大多數以3至5年的短天期債券爲主,此外,也有銀行理專觀察現在長債風險仍高且價格仍持續下跌,因此建議大戶等第四季再進場加碼長債;此外,大戶從股市撤出之後,手上仍保留一部分現金要等股票回檔時再加碼,這也是存款墊高的原因。

此外,金管會爲了壯大亞資中心的資產規模,目前已通過了19家銀行承作高資產理財業務,其中最新覈准的二家銀行分爲凱基銀行與聯邦銀行,而先前已覈准但尚未開辦的銀行,則爲永豐銀及法國巴黎銀行;另據銀行局最新盤點,除了已獲覈准的19家銀行之外,尚有3家銀行正在申請高資產理財業務中,另外臺新銀行擬進駐高雄專區並已向金管會送件,正待審中。

而若以前三大國銀的業務規模來看,截至今年六月底止,前三大銀行分別爲一銀、中信、玉山,資產規模分別爲2427億元、2392億元、2253億元,高資產戶數分別爲2465人、2299人、2586人,其中,玉山銀行的高資產戶數爲三家銀行之冠,另外一個月內的高資產規模增加逾百億,亦居各銀行之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