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後旅客出國更「捨得花」 機場貴賓室來客率飆逾2倍

▲環亞集團插旗松山機場貴賓室近日開幕。(圖/記者周湘芸攝)

記者周湘芸/臺北報導

疫後民衆旅遊型態改變,無論是機票、住宿都凸顯旅客更捨得花錢,香港貴賓室業者、環亞集團創辦人兼行政總裁宋海西觀察到,疫情前使用機場貴賓室旅客約佔整體旅客5%,現在已成長到10%以上,甚至有部分機場成長到15%,今年可望再持續成長,旅客對貴賓室的需求也愈來愈多元化。

宋海西指出,疫情期間許多活動被限制,使旅客疫後更捨得花錢、「把握當下」概念成主流。環亞集團疫情前2019年使用貴賓室的全球客戶有1800多萬人次,去年已經成長到2500萬人次,預估今年可達到3000萬人次。此外,疫情前約僅有5%旅客會使用貴賓室,現在普遍已經超過10%,部分機場甚至成長到15%以上,其中又以美國、中東地區成長最快速。

宋海西表示,疫情期間很多業者考量成本高、非主業,退出貴賓室市場,讓環亞集團貴賓室從疫情前的全球180間,暴增到現在已有400多間,另有其他合作網絡的1000多間貴賓室。

環亞集團插旗松山機場貴賓室近日開幕,他表示,松山機場相較其他國際機場較爲老舊,優勢不多,但環亞集團對鬆機展望很高,因此納入很多巧思,盼吸引更多旅客,像是考量到許多廉價航空沒有提供飛機餐,便提供美食外帶服務,有信心能達到15%旅客使用。

近期受到美國對等關稅影響,旅行業者觀察到商務、企業獎勵旅遊減少,宋海西表示,近期美國航班搭乘率確實有減低,但亞太地區還是持續增長,影響不大。

宋海西也說,歐美國家對貴賓室私人空間的概念還很新,多還是商務艙旅客使用,相較之下,東南亞1998年起就有獨立貴賓室,客戶需求也比較多樣化。

談到貴賓室服務,宋海西坦言,全球缺工是很大的問題,環亞集團近年不斷投資自動化操作,疫情期間更投入1000萬美金打造數位化服務,大幅提高營運效率。現在在香港機場已有無人駕駛輪椅、機器人廚師等應用,未來也會逐步擴展到其他國家貴賓室應用,現設於臺灣的貴賓室則是採與學校建教合作的方式,讓學生進行實習。

環亞集團貴賓室近日插旗松山機場,爲環亞集團在臺的第5間貴賓室,前4間均位於桃園機場。宋海西表示,若有機會持續發展,想把客戶服務做到更完美,同時希望將整個網絡打通,有機會也想前往臺中、高雄機場增設貴賓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