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轟全車適用愚蠢 民團盼更友善
姜冠宇認爲,小孩會哭鬧是本能反應,該哭該求救時,卻喝止他,不准他哭,只是徒增父母被排擠的感受,周遭的嫌惡態度,都可能影響小朋友人格發展。連讓家長安撫的機會都不給,是壓制育兒族羣空間,是不文明的表現。
姜冠宇說,「寧靜車廂」若只有一兩節還可以,等於買特別服務,在其他車廂,就戴耳塞。高品質的大衆交通體驗,指的是避免手機開擴音、大聲交談、沒有節制的刻意喧譁,應給予有需要的族羣一點空間。真正文明社會的特徵是「公德心」和「雅量」並存的。
兒福聯盟政策發展處副處長李宏文表示,高鐵人員對親子家庭宣導寧靜車廂政策的頻率較高,造成不小壓力,建議以提供貼紙、玩具等友善親子小物取代標語,更能展現對育兒家庭的支持與關心。
他表示,根據《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鐵路列車應保留一定座位提供孕婦及兒童同行家庭使用,高鐵這方面着墨較少,建議提供一部分座位供親子優先畫位,也能使乘客提前知道該車廂有親子同行,而政府有責任修《兒少法》,鼓勵鐵公路業者創造友善育兒家庭的出行空間。
婦女新知基金會秘書長覃玉蓉表示,寧靜車廂措施易使孩童照顧者承受更大壓力,高鐵的空間設計具高度商業導向,但同時也接受不少政府補助,擁有高度公共性,車廂設計應對親子更加友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