億航智能今年一季度營收同比腰斬 將於三季度推出新機型

新京報貝殼財經訊(記者韋英姿)5月26日,億航智能發佈2025年一季報。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億航智能營收2610萬元,與去年同期6170萬元相比大幅下滑;運營虧損8990萬元,與去年同期虧損6580萬元相比有所加大;淨虧損7840萬元,與去年同期虧損6340萬元相比有所加大。經調整運營虧損4260萬元,經調整淨虧損3110萬元,上述兩項指標與去年同期相比均有所擴大。

據財報,今年一季度,億航智能運營成本爲1.109億元,與去年同期1.077億元相比有所上升。其中,一般及行政開支爲6140萬元,與去年同期相比有所增加;銷售和營銷費用、研發支出分別爲1220萬元、3730萬元,與去年同期相比均有所減少。

當前,億航智能商業化能力仍主要受主力機型EH216-S銷量與交付量波動影響。其首席財務官楊嘉宏表示,本季度收入下降主要因爲客戶採購計劃時間與3月底第一批OC(運營合格證)發行時間重合。“隨着銷量與交付量上升,我們有信心在第二季度實現反彈。”在本季度財報電話會上,億航智能首席運營官王釗透露,一季度洽談的來自吉林、江西、貴州、海南、安徽、廣東等客戶大單將陸續從二季度開始分批簽約和轉化交付。

與去年相比,EH216-S今年一季度的銷售和交付量有所回落,僅爲11架。2024年,EH216-S受“三證”(標準適航證、型號合格證、生產許可證)齊全影響,每季度銷售和交付量均在20架至80架之間。值得注意的是,億航智能財報披露,VT35的型號合格證申請已獲民航局受理,並計劃在今年三季度亮相。

VT35是一款遠程無人駕駛eVTOL(垂直起降航空器),是VT30升級版。億航智能創始人、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胡華智稱,該機型將擴展EH216-S以外的城市空中交通產品組合,未來實現更廣泛的遠程區域空中交通應用。

在生產方面,本季度內,億航智能擴建和升級了雲浮生產基地,並計劃在今年年底前將其年產量增加至1000臺。另外,今年2月,億航智能宣佈與江淮汽車、國先控股達成戰略合作,三方將在合肥共建eVTOL生產基地。

在運營方面,王釗表示,兩傢俱備運營許可證的運營公司已經開始試運營。第一階段,面向內部員工、通過邀約方式開放,第二階段再向社會公衆開放購票。他預計,二季度的運營班次和數量將有很大提升,可能按月會有數百甚至上千次的班次。

王釗還透露,今年億航智能計劃在泰國率先啓動商業化運營。“我們在泰國的合作伙伴已經與泰國空管公司開展合作,在普吉島進行航線和運營點位的初步勘測,運營團隊已經建立,爭取早日在泰國沙盒(Sandbox)試點區啓動運營。”

在近期地緣政治緊張局勢和全球市場波動的背景下,楊嘉宏稱,億航智能業務未受到關稅影響,還將探索在美國以外上市的可能。

截至今年3月31日,億航智能現金及現金等價物、限制性短期存款及短期投資結餘爲11.144億元。

編輯 嶽彩周

校對 賈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