億光法說會/第2季展望保守 下半年不可見光與車用成長動能續強

億光電子(2393)26日舉行法人說明會,公佈第1季營運成果。受益於LED下游供需趨於平衡、殺價競爭減少,加上產品組合持續優化,公司營收與毛利率已回到平均水準。

然而,面對國際局勢的不確定性,億光對下半年展望持保守態度,並坦言原先規劃的泰國設廠計劃,因關稅政策不明朗而暫時停滯。

億光執行副總蘇鴻彥表示,第1季營收與毛利率回升至平均水準,主要歸因於LED下游供需結構的平衡,有效減少了殺價競爭。此外,公司近年來持續優化產品組合,資本支出與費用也呈現下滑趨勢。

蘇鴻彥進一步指出,在產品組合方面,第1季不可見光與車用產品的比重持續上升,分別佔營收的15%與14%。不可見光應用廣泛,包含感測元件、光耦合器(用於電源控制、人臉辨識、測距等);車用領域則涵蓋車內外光源、車載面板背光以及車用不可見光元件。相較之下,毛利較低的背光與照明產品比重則有所下滑。

針對匯率影響,財會中心副處長盧俊侑說明,億光約85%的對外收入來自外幣部位,其中約六成以美元計價。近期新臺幣匯率的急升,確實對公司的毛利率造成了相當程度的影響。

展望第2季及下半年,盧俊侑表示,第1季營收預計與去年同期持平,主要受到關稅及去年同期一次性營收入帳的影響。對於下半年的營運,由於關稅影響程度難以預估,加上國際局勢不確定性增加以及匯率波動等多重因素,公司對原先預期的全年個位數成長幅度,目前採取較爲保守的看法。

在產能分配方面,蘇鴻彥指出,目前兩岸的生產產能幾乎各佔一半。至於原先規劃在泰國設廠的計劃,盧俊侑坦言,由於關稅政策尚不明確,該計劃目前已處於停滯狀態,公司仍期盼未來能符合當初的設想。

談及2025年各產品成長,蘇鴻彥表示,不可見光和可見光部分預計將優於平均成長水準,而照明和背光部分則持平。盧俊侑補充說明,背光部分持平的原因,是去年策略性處分了部分產品給其他投資公司。

此外,盧俊侑證實,目前確實有來自歐美客戶提出供應鏈需具備「非大陸產能」的要求。億光將持續關注國際貿易情勢變化,以因應客戶需求與市場挑戰。

億光電子樹林總部,記者籃珮禎攝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