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光41號演習 8面向驗證聯戰計劃 提升防衛韌性
「漢光41號」演習將建構仿真戰場景況,期藉演習經驗完善聯合作戰計劃,奠定防衛作戰成功基礎。(本報資料照片)
「2025城鎮韌性(全民防衛動員)」演習將由臺北市等11個地方政府辦理,強化臨災應變作爲。(本報資料照片)
針對國軍114年「漢光41號」演習,將演練平戰轉換機制、去中心化運作等,並置重點於灰色地帶侵擾行動應處、快速反應備戰效能、重層縱深防禦部署等8個面向,藉以驗證聯合作戰計劃適切性及可行性。
國防部昨日下午舉行記者會,說明「漢光41號」演習、「2025城鎮韌性(全民防衛動員)」演習整體規劃,由副參謀總長蔣正國中將主持,作計室聯合作戰計劃處處長董冀星少將、全動署物力動員處簡任處長沈威志等出席。
關於「漢光41號」演習構想,董冀星表示,國軍共區分「高階幹部圖上兵推」、「電腦輔助指揮所演習」及「實兵演練」等3階段,首階段「圖上兵推」已於2月完成,本月5日至18日將進行第2階段「電腦輔助指揮所演習」,以共軍灰色地帶侵擾及由演轉戰進犯臺灣爲主要情境,運用「聯合戰區層級模擬系統(JTLS)」實施14天13夜、連續24小時不間斷對抗推演。
董冀星指出,「實兵演練」排定於7月9至18日實施,各級部隊指揮官從實戰角度設計演習想定及輔助狀況,誘導三軍部隊在本、外(離)島海、空域及作戰責任地境,結合「同心」、「自強」及「2025城鎮韌性」演習,實施10天9夜「全員、全裝、部分實彈」的晝夜連續演練。
有關今年演習重點,董冀星表示,國軍將持續演練平戰轉換機制、去中心化運作、戰力防護、全民防衛動員及交戰規則與法律支援作戰等項目,並驗證灰色地帶侵擾行動應處、快速反應備戰效能、重層縱深防禦部署、軍事行動授權機制、作戰安全評估程序、精進後勤支援能量、新興兵力作戰效能、軍民整合協調運作等8個面向。
在灰色地帶侵擾行動應處方面,董冀星指出,研析中共對臺多元行動選項,已朝向並用法律戰、欺騙、消耗、脅迫、牽制、挑釁等手段,對我進行聯合戰備警巡及針對性演習等行動,以形塑對臺動武有利條件。國軍將藉部會協力、友盟支援及軍民合作方式,策訂各式灰色地帶侵擾行動跨域應對策略,使其無法達成行動目的。
在新興兵力作戰效能部分,董冀星表示,配合戰力接裝進程,國軍已陸續執行各型無人機、M1A2T戰車等關鍵不對稱戰力,爲達到兵、火力部署最大效益,管制納入兵棋系統參數建制,驗證作戰運用具體作爲,並視各型裝備成軍期程,再行檢討排定「實兵演練」課目。
董冀星強調,「漢光41號」演習將參據共軍可能行動態樣,建構仿真戰場景況,依聯合作戰計劃驗證實需,規劃各階段研討及驗證課題,以務實檢視各型部隊整體作戰效能;國軍秉持「備戰才能避戰,能戰才能止戰」指導,期藉演習所獲經驗,持續完善聯合作戰計劃,奠定防衛作戰成功基礎。
2025城鎮韌性演習 馬祖10日首登場
另外,有關「2025城鎮韌性(全民防衛動員)」演習,沈威志表示,演習預計於4月至7月間由臺北市等11個地方縣市辦理,於本月10日起由連江縣政府辦理今年第1場次「全民防衛動員演習」。各場演習分爲「兵棋推演」與「綜合實作」兩階段,「兵棋推演」採有想定、無腳本方式,結合漢光演習誘導進行,成果將納入修訂作業;「綜合實作」則由地方首長統一指揮公、民營事業單位、民防團隊、替代役(含備役)、救難、志工團體及後備軍人輔導組織等單位,依據想定驗證應變整合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