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故大師阪本龍一32歲帥成這樣!紀錄片首登臺 巔峰顏值重新出土

《阪本龍一:東京旋律》封存了阪本龍一32歲巔峰顏值。(佳映娛樂提供)

被樂迷譽爲「時間膠囊」的紀錄片《阪本龍一:東京旋律》由美國視覺藝術家伊莉莎白藍納德(Elizabeth Lennard)執導,不僅封存了阪本龍一32歲巔峰顏值,更帶領觀衆重返1984年東京街頭,見證他何以超前思維重塑現代音樂。以法國作曲家克勞德德布西(Claude Debussy)的名言揭開序幕:「我創作的是要讓20世紀之後,我們的子孫才能理解的作品。」完美呼應了阪本龍一前衛又跨世代的音樂精神。

導演藍納德1983年在坎城影展觀賞大島渚的《俘虜》後,深受阪本龍一的音樂與銀幕魅力震撼,在法國國家視聽研究院(INA)製作人的鼓勵下,她展開尋人之旅,輾轉聯繫到當時正在柏林錄音的阪本。爲了爭取合作,她帶着親手上色、曾在龐畢度中心展出的攝影作品赴約,最終打動這位音樂大師。藍納德回憶,「我後來才明白,阪本是一位真正的藝術家,而不只是音樂家,因爲他根本不知道我是誰,卻被我的作品說服了。」

藍納德透露,當年受限於預算,拍攝期僅有7天,其中4天貼身紀錄阪本的創作日常,2天在錄音室,2天穿梭東京街頭。特別的是,身爲日本當紅巨星的阪本,面對鏡頭卻毫無架子,展現出自然隨性的鬆弛感,不但笑着被粉絲包圍,甚至在地鐵偶遇自己的廣告海報,「當時團隊規模極小,氣氛非常輕鬆,多數場景都是即興捕捉的。」正是這份毫不做作的真實感,讓這部作品成爲無可取代的珍貴影像。

美國視覺藝術家伊莉莎白藍納德花了4天貼身紀錄阪本龍一的創作日常。(佳映娛樂提供)

藍納德也讚賞阪本動一在當年已展現出驚人的文化深度,「在80年代尚全球化尚未普及的時代,阪本就已熟稔德布西、歐洲古典樂與日本傳統樂風。他的文化視野早熟得令人難以置信。」而自1985年聖保羅影展後,《阪本龍一:東京旋律》膠捲深藏在藍納德家中地下室數十年,直至阪本遺孀與經紀人共同推動4K修復計劃,才終於在2023年重見天日。今年適逢電影問世40週年,4K修復版將在6月13日首登臺灣大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