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月內新船訂單增57萬箱等同增一家萬海 法人憂拆舊船仍過剩
▲一個月內貨櫃船新訂單相當於增一家萬海航運。(圖/港務公司提供)
記者張佩芬/臺北報導
貨櫃船公司因疫情紅利手上現金滿滿,加上減碳考慮,各家船公司競相造新船,根據克拉克森(Clarksons) 發佈的最新全球待交貨櫃新船訂單達987萬箱(20呎櫃),將使全球貨櫃船隊供給增加約30%,而近一個月單月就增加57萬箱訂單,相當於增一家萬海航運,有法人昨(25)日出報告,認爲即使拆解舊船仍有運力供給過剩問題。
這家法人指出,全球貨櫃待交新船訂單再度衝高,Clarksons在本月22日發佈全球貨櫃待交新船訂單截至8月10日止達987萬箱,較一個月前的930萬箱(截至7月9日止),增加57萬箱,而名列全球第11大貨櫃船公司的萬海,到本月3日止,總運力是537,489箱。
全球貨櫃船運市場待交新船訂單,約爲目前全球貨櫃船隊運力供給的30%,法人認爲,即使老舊船舶拆解,未來實際新增的運力依然相當驚人。
根據Alphaliner數據,臺灣貨櫃三雄待交新船運力比重,高於全球同業平均,長榮(2603)待交新船訂單佔現有運力約39%、陽明(2609)約佔32%、萬海(2615)約佔64%。
而就需求來看,美國8月7日實施新的高關稅、8月29日取消全球小包裹免稅都將推升商品價格,壓低消費及運輸需求,加大貨櫃船運供給過盛的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