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參賽名額炒到2200元人民幣 陸馬拉松「越跑越貴」
大陸近年馬拉松賽事盛行,但也「越跑越貴」,近日要買到一場參賽的贊助商名額名額已得花上2200元人民幣。(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
2024年還未結束,2025年大陸各大馬拉松比賽已開始預熱報名。爲了明年3月能站上心心念唸的重慶馬拉松賽道,沒有中籤的小劉花費了2200元(人民幣,下同)購買了贊助商名額,甚至盤點去年一整年前後購買了3場馬拉松名額、花費了數千元,面對越來越低的中籤率與漸高的名額費,坦言開始對馬拉松有點熄火了。
而在社交平臺上,另一名網友楊先生也曬出了自己的年度「馬拉松帳單」,11場比賽耗資3萬多元。業內人士表示,現在馬拉松賽事越來越多,贊助也越來越難拉,攤給跑友的成本因此上漲,許多比賽報名費也隨之水漲船高。
疫情結束後,去年大陸馬拉松開始常態迴歸,加上今年以來隨着報名人數的進一步增加,熱門馬拉松賽事的報名是一簽難求,中籤率甚至跌破10%。例如12月20日,2025武漢馬拉松中籤結果揭曉,45萬名跑友報名,比起2024年增加近一倍,中籤率約9%。此前無錫馬拉松中籤率更是僅爲3.45%
隨着入場券越來越難拿到,也讓馬拉松炒名額的現象開始出現。根據封面新聞報導,就在二手平臺上看到已公佈中籤的2025武漢馬拉松,有賣家報價2799元一個名額,號稱百分百能中籤。
小劉表示,二手平臺上名額不一定可信。但對這種現象,跑了15年馬拉松的趙先生說,目前狀態是大型賽事一票難求,中小賽人數甚至要湊,藉助名額的稀缺性講故事或者獲得資源更大的回報,最終成爲贊助商、組委會和跑友之間的博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