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奉獎表揚11人、2團體 莊人祥讚「夜空中的北極星」

第35屆醫療奉獻獎選拔暨表揚活動昨天舉行行前記者會,衛生福利部次長莊人祥(後排左六)、第35屆醫療奉獻獎主任委員葉金川(後排左七)、立法委員蘇巧慧(後排右六)出席並與得獎者合影。記者葉信菉/攝影

第卅五屆醫療奉獻獎總計有十人獲得個人醫療奉獻獎、一人獲特殊貢獻獎,以及團體貢獻與團體奉獻各一名。衛福部次長莊人祥昨將得獎者譽爲「夜空中的北極星」,爲臺灣的患者帶來希望與光明。

個人醫療奉獻獎得獎人分別爲醫師林慈龍、陳明珠、胡錫鰹、賴力行、洪慶憲、陳英和、林知遠、牙醫黃福傳、中醫師郭春吉、護理師吳雪紅;特殊貢獻獎由醫師林芳郁獲得;團體醫療奉獻獎爲天主教靈醫會醫療財團法人羅東聖母醫院社區醫學部、團體貢獻獎爲財團法人癌症希望基金會。

南投霧社健安診所醫師林慈龍秉持父志,在山區行醫超過卅年,照顧原鄉居民。屏東基督教醫院洪慶憲是屏北唯一小兒外科醫師,被譽爲「國寶級醫師」。埔基賴力行行醫四十四年,早年揹着X光機翻山越嶺巡診部落。鹿谷衛生所胡錫鰹以公費生下鄉,原服務六年、一待超過卅年,罹癌仍堅守崗位。

恆春基督教醫院陳明珠來臺卅四年,長年一人扛起婦產科,過勞洗腎仍不離崗位。屏東中醫師郭春吉廿二年來巡診泰武與澎湖離島,風雨無阻。三總護理師吳雪紅曾參與多起重大災難救護,近年推動器官捐贈。

屏東黃福傳牙醫廿七年巡迴偏鄉,照顧身障與精神障礙者。玉里榮總林知遠獨創「療愈家園─玉里模式」,協助精神病友重返社區,成國際典範。花蓮慈濟陳英和服務花東四十年,首創駝背矯正手術登上美國教科書。

特殊貢獻獎得主、心臟外科權威林芳郁,推動緊急醫療雙軌制度、改革紅包文化,任多家醫院院長期間推動醫療革新。團體獎則由羅東聖母醫院社區醫學部與癌症希望基金會獲得,分別守護偏鄉七十年與陪伴癌友廿三年。

莊人祥表示,醫療是任重道遠、辛苦且沉重的工作,所有獲獎人爲病患帶來希望和光明。即使在疫情仍翻山越嶺從事基層醫療及衛教,或投入罕病研究,無私奉獻成爲表率,也爲後輩樹立救世濟人榜樣。

立法院厚生會長蘇巧慧說,每位得獎人的人生都能拍成電影,盼得獎者故事助後世延續醫者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