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堆人不知道!別再無腦按下一步 報稅忽略這格恐多繳3萬元

5月報稅季正式開跑,自5月1日至6月30日止,民衆可透過手機、電腦或臨櫃辦理綜合所得稅申報。聯合報系資料照/記者曾學仁攝影

5月報稅季正式開跑,自5月1日至6月30日止,民衆可透過手機、電腦或臨櫃辦理綜合所得稅申報。近期卻有民衆驚喜發現,系統雖然便利,但房貸利息未自動帶入列舉扣除額,親自手動填入後,稅金足足省下超過3萬元,讓他驚呼:「這是已知用火,但很珍貴的火!」

原PO在社羣平臺「Threads」發文表示,他在報稅過程中意外發現「房貸利息不會自動列入扣除額」,進一步手動填寫後,稅金瞬間少了3萬多元,掀起熱烈討論。截至目前,該貼文已吸引逾76萬人次瀏覽、6千多個按贊及大量轉發。

不少內行網友跟進實測,紛紛證實該說法,「沒有自動帶入+1」、「超中肯,是用過才知道的冷知識,3萬多不是小錢,該大力宣傳」、「前幾年沒填損失超慘」、「真的,我也是自己好奇手動時才發現」,也有人提醒,系統預設會套用標準扣除額,若未主動操作,容易錯失節稅良機,建議進入「確認稅額」頁面後點選「切換編修模式」,再手動勾選「自用住宅購屋借款利息」項目的「帶入」鍵。資料全部帶入後,再視試算金額選擇要採用「標準扣除額」或「列舉扣除額」報稅。

財政部也透過財政資訊中心YouTube頻道釋出教學影片,說明手機與電腦報稅流程中的關鍵操作,提醒報稅人務必檢查是否符合列舉扣除的條件,包含房貸利息、捐贈支出、醫療費用、保險費等項目,並備妥收據,自行輸入金額即可減免所得稅。

編輯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