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甸圓夢憩旅溫柔陪伴 11歲視障癌童小綺勇敢走完生命旅程
▲伊甸圓夢憩旅溫柔陪伴,視障癌童小綺勇敢走完生命旅程。(圖/伊甸提供)
記者楊淑媛/桃園報導
年僅11歲的小綺,出生兩個月時,確診罹患雙眼視網膜母細胞瘤,歷經多次手術與化療,在生命即將進入尾聲時,仍勇敢出發,在伊甸基金會協助,與最親愛的家人與老師,共同規劃小綺的圓夢之旅-到桃園市八德區的「巧克力工廠」作爲旅遊地點,走完人生中最繽紛的一段路,展現生命最燦爛的光芒。
伊甸基金會18日指出,小綺出生於民國103年,原居彰化,嬰兒時期即被診斷罹患惡性腫瘤,因癌細胞轉移,陸續摘除雙眼,視力全盲。5歲那年,隨家人北上桃園,病況穩定後,經轉介接受伊甸桃園加恩服務中心的視障生活重建服務。
在社工的協助下,小綺順利申請特教資源,就讀公立幼兒園,學習定向行動與點字等技能,漸漸適應失明生活。進入小學階段,伊甸團隊更與市府教育局、學校校長及特教主任通力合作,進行校園無障礙場勘,確保小綺能無縫銜接教育體系,能好好學習。
▲視障癌童小綺在甜甜圈香氣中實現心願。(圖/伊甸提供)
兩年前,小綺病情再度復發,轉爲骨肉癌。儘管已搬回彰化,但治療期間,仍與伊甸社工林謙慈保持聯繫。當小綺病情急轉直下,生命進入倒數階段時,林謙慈除了持續關心,更與家人討論申請伊甸的「圓夢憩旅」服務,希望能爲孩子在迎來人生的畢業典禮前,創造一份珍貴的體驗。
爲了讓小綺有趟舒適的旅程,圓夢憩旅團隊特別爲她準備特製照護輪椅,使用減壓材質,以減少久坐的不適,並且可以直接上下車,不須再費力移動。
在籌備過程中,伊甸團隊與小綺曾因地點選擇陷入猶豫,幸好點字老師孫念慈同爲視障者,憑藉對她的瞭解,親自查詢資訊,最終選定在有無障礙設施的八德「巧克力工廠」作爲旅遊地點。
當天,小綺與家人、定向老師宋譿芯一同參與制作巧克力甜甜圈與泡芙,也藉由嗅覺沈浸式體驗聞到不同可可豆的香氣與風味,在溫馨氣氛中創造無數笑聲,不僅陪伴小綺體驗了許多人生中的第一次,隨行的攝影師與工作人員,亦爲他們紀錄合照與影片,留下難忘的回憶。
生命或許短暫,愛卻能永恆。伊甸基金會攜手視障癌童小綺一家人,完成了一場充滿笑容與回憶的「圓夢憩旅」。不只是一趟旅程,更是一份在生命盡頭寫下的深刻禮物。小綺爸媽感性地表示:雖然小綺已於上個月回到天家,然「回想起那天,真的很開心,很感謝伊甸與工作人員們的支持和陪伴,讓我們能擁有這段美好回憶。孩子離開後,我們才能好好放下不捨與遺憾,繼續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