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達放假標準 氣象粉專「點名雙北市長」:該執行卻不做乾脆廢掉
記者施怡妏/綜合報導
受「風神臺風」外圍環流及東北季風共伴影響,北臺灣自20日開始下起驚人雨勢,一路延續到今(21日)上午,不過雙北今皆達到停班停課標準,但卻沒有放假,氣象粉專「用事實說颱風」發文,標記臺北市長蔣萬安,以及新北市長侯友宜,「如果法規定在那,但卻沒人要Follow,那乾脆廢掉好了。」
▲示意圖,與本文無關。(圖/ETtoday資料照)
氣象署針對臺北市北投、士林區發佈陸上強風特報黃色燈號,也意味着雙北21日皆達到停班停課標準,卻僅有部分區域停班停課。氣象粉專「用事實說颱風」發文,點名雙北兩位市長,「如果法規定在那,但卻沒人要Follow,該執行不做,不該執行卻做,那乾脆廢掉好了。」
粉專小編表示,「如果防災假標準、法源依據擺在那邊,結果明明達標卻不執行,或是未達標卻執行,那這個法廢一廢算了,反正也沒有人在照做呀,還是,氣象署提供給縣市首長的預報,跟給民衆看的預報不一樣?」
粉專貼出放假標準,雨量預報24小時內超過350mm,即達到大豪雨標準,「350mm就是法定停班停課標準」,大豪雨定義:24hr內350mm;超大豪雨定義:24hr內500mm以上,「這些都已經說明,雨量達到停班停課了,既然設定了法源就要跟着走,要不然就不要設定法源就好了。」
對此,蔣萬安今上午受訪表示,根據氣象團隊專業預測,今天到明天大概在臺北市就是迎風面山區雨勢較大,但是在平地還沒有達到停班課標準,所以就針對山區5所小學停班停課。今天早上雨勢一陣一陣,確實山區比較大,會持續關注,也會不斷跟氣象團隊溝通交換意見。
依《天然災害停止上班及上課作業辦法》規定,「水災」的停班課標準爲未來24小時累積雨量預測達山區200毫米及平地350毫米(部分縣市不分平地、山區均爲350毫米),且已致災或有致災之虞時,或因降雨致河川水位暴漲、橋樑中斷、積水致通行困難、地形變化發生危險,有影響通行、上班上課安全,得發佈停止上班及上課。是否停班停課,以各縣市政府決策爲準。
【14:00 更新】
針對氣象粉專的放假標準解讀,臺北市災害防救辦公室發出2點澄清:
1.針對網路傳言「達停班課標準沒放假」臺北市災害防救辦公室澄清,根據中央氣象署預測資料,昨(20)日晚間8點預估臺北市平地未來24小時雨量爲150-250毫米,今(21)日4時進一步下修到100-190毫米,皆未達350毫米的停班停課標準,網傳臺北市達標卻未放假並非事實,特此說明;另針對山區雨勢較大地區,陽明山5所小學宣佈停班停課,並持續密切監測氣象變化,以市民安全爲最高原則。
2.針對媒體報導「北市平地最大降雨量428毫米」指的是從10月19日18時至21日7時,共計37小時累積雨量,停班停課則以氣象署發佈的未來24小時累積雨量預測爲認定標準,臺北市災害防救辦公室澄清,兩者並非同一概念,希望外界切勿誤解、混淆。
▼21日10點雨量預測。(圖/氣象署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