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氣胸後「6成機會第2次」!胸腔醫曝死亡高風險羣有3種人

▲蘇一峰發文科普氣胸。(圖/翻攝自FB/蘇一峰)

記者鄺鬱庭/綜合報導

唱片公司證實金曲歌王方大同已在2月21日因病辭世,享年41歲,但並未說明他是何種疾病離開。事實上,他14年前曾因「氣胸」數度住院治療,引發臆測。胸腔科醫師蘇一峰就表示,高瘦是自發性氣胸的高風險患者,過去許多年輕男性太瘦會發生氣胸,一次氣胸就有六成機會發生第二次,發生第二次會越來越容易出現下一次。

蘇一峰今日下午在粉專指出,高瘦是自發性氣胸的高風險患者,「過去許多年輕男性太瘦會發生氣胸,一次氣胸就有六成機會發生第二次,發生第二次會越來越容易出現下一次。」他表示,如果常發生氣胸,常是因爲肺部有不正常的肺大泡,可以開刀切除掉。另外,氣胸死亡的高風險是高齡慢性病肺阻塞、肺纖維化、肺癌等等。

他也在留言處補充,爲何高瘦的男子是氣胸的高風險族羣,「因爲高瘦的體型會把肺拉得很長,導致張力大就容易破掉!」此外,高瘦的男性通常結締組織比較少,肺的結構也會比較容易變形產生不正常的肺大泡(bullae)。

至於氣胸會死亡嗎?蘇一峰說,氣胸如果早點處理可以避免死亡,「如果出現了張力性氣胸(tension pneumothorax)則是死亡的急症。」他解釋道,張力性氣胸就是肺破掉的氣漏的太多,大量的氣漏到胸腔反過來擠壓心肺,導致胸腔壓力過高,導致無法呼吸,血液無法輸送而休克昏倒。

最後他用hashtag補充「#很多醫療的電視劇都會有演張力性氣胸」、「#電視劇中用一支筆戳到胸腔讓氣趕快放出來就是救張力性氣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