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跛數十年!87歲翁長短腳差7公分 醫置換人工膝關節「可正常走路」
衛福部豐原醫院江福財醫師表示,長短腳並非單純外觀問題,若差距超過2公分以上,長期下來恐導致膝關節退化。圖/衛福部豐原醫院提供
豐原87歲黃姓老翁長年深受長短腳與膝蓋疼痛所苦,最初兩下肢僅有約2公分長度差距,最後擴大至近7公分,他步態不穩更引發腰部與下肢不適,經衛生福利部豐原醫院骨科江福財醫師評估,進行人工膝關節置換手術,最終成功改善症狀,讓他恢復可正常走路。
豐原醫院主治醫師江福財醫師指出,黃姓老翁術前必須依靠鞋墊不斷加高來補償下肢長度差異,但仍難以正常行走,常出現腰痠、下肢疼痛,更因長期負重不均導致左膝關節嚴重退化,疼痛加劇,無法久站或長時間行走,日常生活與工作效率大受影響。
江福財說明,這次手術的困難在同時面對「陳舊性股骨骨折造成的骨骼變形」與「長達7公分的下肢長度差距」,手術除了進行人工關節置換,還需進行精準的韌帶平衡,輔以電腦導航與影像輔助技術,得以在修正骨骼角度的同時兼顧關節周圍韌帶平衡,避免造成膝關節不穩定,行動困難,手術並未採用截骨矯正方式,而是單靠人工膝關節置換,直接解決患者最在意的長短腳問題。
最終成功將雙腿長度差縮小至約2.5公分,大幅改善步態,術後患者無需輔具即可下牀行走,逐步恢復生活自理能力。江福財提醒,術後必須持續進行肌力訓練與步態矯正,以確保關節穩定性,並定期回診追蹤,獲得最佳治療成效。
江福財醫師強調,長短腳並非單純外觀問題,若差距超過3公分以上,長期下來恐導致膝關節退化、骨盆傾斜、脊椎側彎及下背痛等一系列後遺症,常見的成因包括骨折後畸形癒合、髖關節發育不良與脊椎疾病等。
他提醒若發現鞋底磨損不對稱、走路一跛一跛,或長期腰背疼痛,應及早就醫檢查。治療方式會依嚴重程度而定,從鞋墊補償、物理治療,到必要時的矯正手術皆有不同選擇,及早介入治療,才能避免進一步的關節退化與生活功能受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