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病之間/胸悶及早發現肺癌 70歲老農抗癌成功
大千綜合醫院胸腔內科醫師羅澤賢表示,支氣管鏡超音波導引切片檢查是國際上診斷肺癌的重要工具。圖/大千綜合醫院提供
肺癌在臺灣高居癌症死因之首,早期發現是提高存活率關鍵。苗栗70歲蔡姓老農因被芒果樹幹打到胸部,長期胸悶未解,胸腔外科醫師透過低劑量電腦斷層(LDCT)檢查,意外發現右上肺葉有1公分的小結節確診肺癌,及時微創手術後康復出院,不需追加化療。
大千綜合醫院胸腔外科醫師楊絡勝說,早期肺癌切除腫瘤及周邊肺組織即可,病患因腫瘤小且早期發現爲肺癌第一期,術後僅需定期追蹤,凸顯篩檢的重要性。
國健署自2022年起補助高風險族羣每2年一次免費LDCT,今年更擴大資格,具肺癌家族史男性45歲、女性40歲即可檢查,重度吸菸者條件亦放寬。
衛福部苗栗醫院胸腔外科主任連允昌指出,肺癌早期症狀不明顯,確診時多已是無法動手術的第三、四期,針對沒有明顯症狀的腫瘤,善用LDCT檢查可偵測0.2公分以上腫瘤,建議長期吸菸、具家族史或長期暴露於石棉環境者,應定期檢查。
大千綜合醫院胸腔內科醫師羅澤賢也說明,肺癌多發生於50歲以上,平均診斷年齡65歲,雖然晚期病人無法開刀,但相較於傳統化療,新型療法能根據病人的基因特性提供個人化治療,不僅能提升治療效果,也能改善病人的生活品質。
此外,大千綜合醫院引進支氣管鏡超音波設備,可導引進行肺部與縱隔腔淋巴切片檢查,協助肺癌分期與診斷,近3個月內已完成6例檢查,其中4例確診肺癌、1例確認轉移癌、1例排除惡性病變,減少不必要開刀風險。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