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鏢會友、以操聯誼:徐匯把一場運動會辦成社區的節日
2025年徐彙區殘疾人體育運動會日前舉辦,來自全區13個街鎮的130餘名殘疾人蔘與,賽事以社區爲單元組織、以科學分級爲抓手,在家門口搭起惠及殘障羣體的運動舞臺。活動時間節點與今年國家層面“全民健身日”與第15屆“殘疾人健身周”的安排同頻共振,重在把科學健身指導送到羣衆身邊。
本次運動會設置殘疾人飛鏢與陽光健身操兩類項目。飛鏢項目按照站姿、坐姿進行分級競賽,爲不同殘疾類型選手提供更公平的競技平臺;健身操以團體展示爲主,突出社區融合與參與感。最終,陽光健身操團體賽前三名依次爲徐家彙街道、長橋街道、康健街道;飛鏢坐姿單人賽前三名爲金堃、王宏軍、劉堅華;飛鏢站姿單人賽前三名爲湯昊、徐政、陳涵春;飛鏢團體賽前三名爲徐家彙街道、康健街道、長橋街道。選擇飛鏢等適殘項目,契合本市長期在羣衆性殘疾人體育中推廣的做法。
場地條件爲賽事順利舉辦提供了託底。康健社區體育公園近年完成開放式改造與功能升級,建有室內乒羽館(含5片羽毛球場),並配套“康健苑”(殘障人士健身房)等多元設施,形成全齡友好的綜合運動空間;健身步道與部分場地公益低收費、預約便捷,滿足不同人羣的日常鍛鍊需要。康健街道更早前即參與“智慧社區健身中心”試點探索,爲社區體育的數字化、精準化服務積累了實踐基礎。
賽事背後,是全市層面政策牽引和服務體系完善。根據《上海市全民健身實施計劃(2021—2025年)》,本市強調完善區—街鎮—社區三級賽事活動體系,鼓勵打造“一區一品”“一街(鎮)一品”的羣衆體育品牌,並明確“推動殘疾人康復體育和健身體育廣泛開展”。徐匯此次將分級競賽與社區健身展示結合,正是對相關導向的具體落地。
今年“全民健身日”前後,徐彙區也持續開展面向特殊羣體的融合活動。8月8日,“陽光之家”融合體驗在徐家彙體育公園舉行,聚焦特殊羣體的定製化運動體驗,進一步營造“殘健共融”的城市氛圍,與區內殘疾人運動會形成呼應。
從“以鏢會友、以操聯誼”的賽場,到“家門口”常態化的康復與健身,社區端的服務能力正在增強。上海市殘聯近日介紹,圍繞“身邊化”康復健身服務,已在楊浦、徐匯、浦東等地陸續建設殘疾人社區健身點,建立“一人一檔”的電子健康檔案並累計服務十餘萬人次,爲殘疾人就近參加體育活動提供便利。此類做法爲區級賽事與日常服務的銜接提供了“系統支撐”。
據區殘聯表示,下一步將持續完善殘疾人康復體育與羣衆體育的貫通機制,優化適殘賽事供給,拓展社會體育指導員、康復治療師等專業力量進社區的服務渠道,把更多“可參與、可負擔、可持續”的運動選擇放在殘疾人身邊。通過賽事與服務的雙輪驅動,進一步提升本區殘疾人羣衆體育水平與社會參與度,鞏固和拓展“平等、參與、共享”的實踐成果。
原標題:《以鏢會友、以操聯誼:徐匯把一場運動會辦成社區的節日》
欄目主編:陳華
來源:作者:解放日報 姚勤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