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績承諾恐難實現,建藝集團催討工程價款鬧上法庭

深圳商報·讀創客戶端記者 李薇

2月4日晚間,建藝集團(002789)發佈公告稱,近日,公司與三亞恆合融醫院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因裝飾裝修合同糾紛向法院提起訴訟並獲受理,涉案金額約2683萬元。

目前該案海南省海口市瓊山區人民法院已受理,尚未開庭審理。本案案由是,原告建藝集團就被告三亞恆合融醫院投資管理有限公司關於裝飾裝修合同糾紛向法院提起訴訟,要求被告支付拖欠的工程價款、利息損失及趕工獎等,合計爲人民幣26,829,878.73元。

日前,建藝集團發佈2024年業績預告,預計公司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出現較大虧損,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資產較上年末有較大幅度下降。具體來看,2024年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虧損7.2億元–5.2億元,比上年同期下降27.84%-上升7.67%;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的淨利潤虧損7.7億元–5億元,比上年同期下降27.87%-上升16.97%;基本每股收益虧損4.51元/股–3.26元/股。

該公司解釋稱,利潤下降的主要原因系對歷史客戶的應收賬款計提較大金額的減值準備,同時,受市場競爭加劇影響,毛利率較上年同期有所下降。大額減值損益影響公司盈利表現,進而對資產結構產生不利影響。

深圳市建藝裝飾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於1994年成立,公司經營範圍包括室內外裝飾工程設計與施工、建築幕牆工程設計與施工等。

在地產行業下行的大背景下,受恆大的拖累,建藝集團2020年歸母淨利潤出現2459.87萬元的大幅虧損,2021年業績繼續跌入谷底,歸母淨利潤鉅虧9.82億元,同比下降3890.79%。在此背景下,建藝集團原實控人劉海雲也萌生退意。記者注意到,2021年年底,正方集團先後通過認購定增、受讓劉海雲所持有的上市公司部分股權的方式成爲建藝集團的控股股東,持股比例爲29.95%,彼時劉海雲也做出了業績承諾,上市公司在2022-2024年累計實現的淨利潤額不低於6000萬元。

記者注意到,在地產行業駛入下行週期之前,2015年至2018年,建藝集團每年的歸母淨利潤均遠超6000萬元,其中2017年至2018年的歸母淨利超過9000萬元。但此一時彼一時,即便正方集團入主,公司的業績頹勢未改,2022年的歸母淨利潤雖出現扭虧爲盈達到1118.32萬元,但2023年盈利再度跌入谷底,鉅虧5.63億元,同比大幅下降5142.03%。而截至2024年前三季度,建藝集團歸母淨利潤417.04萬元,同比下降85.55%。

以此計算,2022年至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實現的歸母淨利潤合計-5.48億元,這也意味着,若要完成業績承諾,2024年第四季度,建藝集團需實現淨利潤超6億元。與之對比,正方集團拿下建藝集團的控制權耗資約5.86億元。

2024年12月19日,建藝集團召開第四屆董事會第五十三次會議,審議通過《關於公司無償受贈股權資產暨關聯交易的議案》,同意公司與持股5%以上股東劉海雲先生及其100%控股的深圳市建藝投資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建藝控股”)簽訂《股權捐贈協議》,劉海雲先生、建藝控股將合計持有的廣東建藝石材有限公司(現更名爲廣東建藝礦業有限公司)77%的股權不可撤銷、無償地贈與公司。

據瞭解,建藝石材主要資產爲三宗礦場採礦權,分別爲木溪石場、黃畲石場、大畲坳石場,礦種均爲飾面用花崗岩礦。不過木溪礦區尚在勘測開發中,後兩者則在勘探開發階段。從業績端看,2024年1至11月,建藝石材實現收入243.86萬元,實現淨利潤僅爲7萬元。建藝集團稱,經公司財務部門初步預計,公司淨資產將增加約1123.59萬元,歸母淨資產將增加約865.17萬元。但顯然,僅依靠該筆資產遠遠無法填補6000萬業績承諾的“溝壑”,如果業績承諾未達標,屆時不排除會產生因業績承諾補償引發的糾紛,中小投資者的利益也會受到損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