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讀|貓洗臉,有客來
月光穿過天窗落進來,溫柔地包圍了貓,貓正在安靜地洗臉。
貓擡起一隻爪兒,伸出粉紅柔軟的舌頭舔了舔它,歪了頭輕輕地洗臉。洗了一邊,又認真地洗另一邊。月光下它的神情專注,水汪汪的大眼睛裡滿是柔情蜜意,像極了回首顧盼等待心上人的美麗姑娘。
娘是愛貓的,每天早晨她總要先給貓添糧,再去準備早餐。一會兒看不見貓,她就大呼小叫地找,那焦急的模樣,像極了我小時候她找不到我的樣子。
娘對貓甚至可以說是溺愛。貓抓破了沙發,她自責沒給貓買貓抓板。貓把線團撕扯得亂糟糟的,娘不嗔怪,說那是貓在玩耍。哼!如果是我把家裡的東西弄壞了,娘手中的雞毛撣子有可能就落在我的身上。
娘對貓的愛超過了我,我就吃貓的醋。我說,在她的眼裡,我還不如一隻貓。娘回我,看貓不像小時候的你嗎?總愛往人懷裡鑽。
好吧,娘說的對。
娘看着貓洗臉,說,貓洗臉有客來。
我知道孃的意思,遠嫁的姐姐前幾天打電話說要回來,娘在心心念念等着我姐呢。
以前我對娘說的這句“貓洗臉有客來”總是嗤之以鼻,認爲是一種迷信的說法。不就是貓洗個臉嗎,哪有那麼神乎其神?可娘不這麼認爲,她說貓是有靈性的動物,它能感應到家裡來客,不然怎麼會特意梳妝打扮?
真的嗎?細想,娘有時候說的不無道理。
有一次,我家的貓洗臉,娘看見了說“貓洗臉,有客來。”第二天,多年沒見的表姑大包小包地帶着東西回村探親來了。我小時候,表姑非常親我,每次到我們家都給我帶好多好東西。這次也不例外,帶來了我最愛吃的桂花糕。看着娘和表姑親親熱熱地相談甚歡,我就想,貓是不是真的有某種神秘的預知能力?
我在城裡求學的時候,娘幾乎每天一個電話。她總說,今天貓又洗臉了,也不知道誰會到咱們家裡來。她的聲音有幾分期待,又有幾分落寞。
我知道她是想我了,或者是想遠方的親人了。
古人認爲貓洗臉的動作很像人在梳妝打扮,而梳妝通常是爲了迎接重要的人。明林弼在《林登州集▪卷七▪題雜畫九首》其一《貓》中描繪道:“內相家中蒙貴兒,華堂客至每先知,今朝洗面還過耳,故寫新圖開閣詩。”清嚴元照在《詠貓》五首其五中寫道:“我欲試君洗面,今朝有客來不。”可見,古代的人們也認爲貓洗臉過耳是家中來客的預兆。
有趣的是,這一說法並非中國所獨有。在錢鍾書《管錐編》第二冊《太平廣記二一五則》裡“貓目變化及貓洗臉條”中,就提到了德國也有類似的諺語,稱貓自舔須爲有客來訪之兆。
原來古今中外,人們的情感都是相同的,都把貓洗臉視爲一種吉祥的預示,意味着有貴客即將臨門,給家庭帶來好運和福氣。
貓洗臉,親人歸。喜鵲叫,客臨門……原來思念早將萬物都釀成了見你的理由。因爲愛你,所以想你、念你!
在這個快節奏的時代,我們早已經習慣用手機預約見面,用導航規劃路線,不知不覺,也漸漸失去了那份對未知的期待與驚喜。我家這隻愛洗臉的貓,就像一把鑰匙,打開了記憶的閘門,讓我重新觸摸到了生活中那些細膩美好的瞬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