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世代共好 郝龍斌:我最給年輕人機會 2018提名青年選議員全上

國民黨主席選舉候選人郝龍斌表示,講世代交替不合理,要說世代共好。記者蘇健忠/攝影

國民黨主席選舉進行中,候選人郝龍斌今日接受專訪表示,講世代交替不合理,要說世代共好,交替是犧牲另一個世代,那叫世代對立,選黨主席不是要比年齡。他一向最給年輕人機會,2018年他在臺北市、高雄市、臺中市、南投縣等,共提十幾位年輕的議員候選人,全部當選。

郝龍斌今午接受專訪。首先談及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釀災,他說,9月21日下午,內政部根據臺大模擬的系統,警戒範圍擴大7倍,原來只要撤離245戶,突然增加到1800多戶,既然中央已有預警,就要確認花蓮縣政府有沒有足夠能力,縣政府的防災系統能力跟中央比是差很遠的。他當過紅十字會秘書長,重要任務是防災救災,有地方的紅十字會的救災設備跟力量都比地方縣政府多,內政部應該成立緊急應變中心,甚至配合公益團體包括紅十字會,跟花蓮縣府成立協調中心。

郝龍斌表示,以臺北市爲例,強制撤離時都有一組社會局的人去說服撤離,不願撤離但真正有危險時,要強制撤離。地方政府的能量不夠,中央政府沒有給予協助,等到發生悲劇時,再互推責任甚至質疑地方政府,這很不應該。他也轟民進黨立委王定宇在內部羣組指要用「殺傷力消息」反擊花蓮縣府,他直言「遺憾」,民進黨不把權力放在救災上,網軍不討論怎麼樣救災,反而是攻擊花蓮,這時中央跟地方 必須要放下彼此之間的爭議,全心全意搶救災民。當初在撤離時,民進黨動員的能量如果有大罷免的一半,可能今天也不會發生這件事情。

談及國民黨主席選舉中「世代交替」成議題之一,現年73歲的郝龍斌說,講世代交替不合理,要說世代合作、世代共好,講世代交替是暗示年輕人來當黨主席,但今天選黨主席不是要比年齡,年齡不是問題,巴西總統魯拉79歲,美國總統川普79歲,問題是觀念,能不能接地氣或能不能讓選民接受,「我覺得我非常接地氣且非常適合」。

郝龍斌說,他知道候選人鄭麗文捍衛國民黨是口才便捷,候選人羅智強對抗民進黨,候選人張亞中論述佳,都是戰將,但選黨主席不是要在立法院跟民進黨針鋒相對,不是在電視捍衛,不是隻有論述,而是要把全部戰將等團結起來,力量發揮到極大,需要的是領導力、執行力。他當初積極支持臺中市長盧秀燕選主席,總統候選人跟黨主席同一人將來運作不會有扞格,但盧想做好市長工作,穩住中彰投也是重要戰略,他才決定選黨主席,他不選總統也無個人私心,這個黨主席要能團結大家並得到信任。

郝龍斌補充,不是世代交替而是世代共好,講世代交替是犧牲掉另一個世代,那叫世代對立。世代共好要團結所有人,團結中生代、年輕人,他都是最給年輕人機會,他在第一任臺北市長時,他提了30幾歲到40出頭的政務官超過3分之1,經過一段時間歷練,現在都頭角崢嶸,例如葉慶元、盛治仁、李永萍等。

郝龍斌說,他2018年時,在臺北市、高雄市、臺中市、南投縣等,總共提了十幾位年輕的議員候選人,結果全部當選,有些甚至是在提名過程中被刷掉的,他後來透過跟地方提名委員會的商量,讓他們報準參選也當選,最明顯例子是現任南投市長張嘉哲,他是在路上看到張,瞭解地方狀況,談過後發現張想選議員,他就積極支持,結果當選,現在已是南投市長,等於是南投地方上很重要的政治人物。 他相信他有識人之明,未來要給年輕人機會不是隻有讓其參選且要培養,黨內幕僚若有興趣從政,讓其接受政治磨練,新媒體工作就是給年輕人機會的一例,藍營有15縣市執政,透過黨跟縣市政府間的協商,安排到縣市政府做行政工作,有計劃的培養。